2011年公務員行政能力考試言語理解題(六)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2-1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十、閱讀下面短文,完成37—40題。
漫談“反物質”
科學家曾這樣想象:如果由帶正電的電子與帶負電的原子核組成原子,那么就是反原子,反原子則可構成反物質。倘若反物質與物質相遇就會爆炸成光輻射。這一 “反物質假說”,在21世紀將逐步變成現實。2002年9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世界各地9個研究所的39位科學家通力合作,在受控條件下成功制造了約 5萬個反氫原子。科學家也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了正電子,這使他們更相信所有粒子都有其反粒子,從而更有信心揭開反物質之謎。
世界公認的宇宙誕生理論大爆炸學說認為,宇宙是從140億年前一個“極小的點”爆炸而來的,在那個點之外,“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能量、沒有能量、沒有物質”,大爆炸產生了大量的正能量和負能量,而總能量仍然為零。能量與物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那么,大量的能量亦應轉化為正物質和反物質。這是反物質理論研究的基礎。但要想在反物質乃至宇宙誕生理論研究上取得突破,還需要在研究實踐中尋求更新的科學思想作指導。
140億年前宇宙誕生時產生了大體相等的物質與反物質。這些反物質在哪里?宇宙存在著由反物質組成的星系,是一種解釋;宇宙誕生產生的物質多于反物質,二者相互湮滅后,剩余的物質構成了現在之宇宙,是另一種解釋。科學家沒有放棄在自然界中尋找反物質的努力,并且成功的在實驗室中制造出反物質,以便更直接的研究反物質現象。科學家認為,先進的探測手段在反物質理論研究中不可或缺。根據伽瑪射線探測衛星提供的有關資料,有的科學家認為在銀河系上方3500光年處可能存在不斷噴射反物質的源頭。航天飛機攜帶的阿爾法磁譜儀升空探測雖未發現反物質,但它年近幾年在太空采集的大量數據,對反物質理論研究的突破性進展會有巨大幫助。在自然界尋找反物質的難度甚大,而利用加還器將負離子流射向氙原子核已能制造反氫原子,因此科學家更注重在實驗室中進行的反物質研究。
目前在實驗室制造反基本粒子并不困難,但將正電子與負原子核結合并能證實它們已成為反原子的工作極為復雜。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耗資1150萬美元研制的加速器利用磁場將高能反質子減速為光速1/10的反質子,制造出約5萬個低能量狀態的反氫原子。跨過這個里程碑再前進,還需要科學家研制功能更強大的“工具”。
“反物質假說”認為:反物質與物質相遇會釋放所有的能量。科學家預測該釋放率遠遠高于氫彈爆炸。航天專家已經對反物質燃料的價值表示神往。科學發現的應用價值是人所關心的。當年一位貴婦人問電的發現者法拉第:“電有什么用呢?”法拉第反問了一句:“新生的嬰兒有什么用呢?”關于反物質的應用價值,目前只能作些模糊預測。
37.下列對“反物質假說”內容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 )
A.宇宙中存在的反物質是由帶正電的電子與帶負電的原子核結合形成的。
B.“反物質假說”不是科學幻想,正電子的發現證實了宇宙中存在反物質。
C.如果有反原子構成的反物質存在,它一旦與物質相遇,會釋放所有的能量 . D.科學家根據宇宙誕生理論想象,宇宙存在由帶負電的反原子構成的反物質。
38.下列有關“反物質理論研究”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
A.宇宙大爆炸時產生的大量正、負兩種能量,其總量為零;這兩種能量應轉化為物質和反物質。
B.為科學界公認的宇宙大爆炸學說體現了最新的科學理念,推進了“反物質理論研究”的進展和突破。
C.今之宇宙是由物質構成的,而在“大爆炸”時產生的反物質已與同時產生的物質中的一部分相互湮滅。
D.借助先進科技手段進行太空探測采集大量相關數據,是深入進行“反物質理論研究”的重要條件。
39.依據文中的信息進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低能量狀態的反原子是在受控條件下制造的,制造高能量狀態的反原子必須解除受控條件。
B.140億年前爆炸的那個“極小的點”,可能有能量和物質存在,并且具有時間性和空間性。
C.人類能夠得用高科技手段在實驗室制造反原子,并不意味宇宙中一定有自然狀態的反物質。
D.如何將反物質與物質相遇引發的爆炸輻射納入可控制系統,是研制反物質燃料必須解決的難題。
40.準確揭示作者引述貴婦人與法拉第對話的用意的一項是 ( )
A.形象的反映了法拉第的價值觀:科學發現的價值遠遠高于應用價值。
B.主張人們關注科學發現的應用,但科學家不能助長世俗者急功近利。
C.說明科學發現之于應用是一個過程,其應用價值是難以確切預測的。
D.表明法拉第無意戲謔貴婦人,而是以科學態度審視自己的重大發現。
答案:37.C(A項,肯定描述,不是假說。B項,后一分句不是假說內容,且不符合文意。D項“帶負電的反原子”,謬說。)
38.B(宇宙大爆炸學說不能體現最新的科學理念)
39.A(制造高能量狀態的反原子,更需要在受控條件下進行。)
40.C(引述對話的目的,強調在科學發現始初階段,其應用價值難以確切預測)
十一、閱讀下面短文,完成41一44題。
成熟離我們有多遠有一種理論認為,證券市場在走向成熟時會使市場參與者的贏利趨向平均化,但是我們知道幾乎國內外所有證券市場的價格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如果用更通俗的語言來表述,就是市場永遠不會走到真正成熟的那一天,股票價格的定位根本不能用所謂理性的計算來獲得。所以,我們將無法界定績優股與垃圾股在價格和投資價值上的差異,也幾乎不能清除那些為了獲得超額利潤而大肆造假的上市公司。就算是已經發展了一百多年的美國證券市場,不也冒出了諸如“安龍”、“世界電信” 之類的丑聞。
但是在美國,對造假行為的打擊是不遺余力的,我們幾乎可以用“殘酷”這個詞來形容。通常情況下,這些造假公司的首腦和相關人員都會傾家蕩產并過上長期的鐵窗生活,而且不會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或許這就是真正意義的成熟市場,承認價格的扭曲,承認所有的投資者都是為了利益而來,也承認有可能存在虛構利潤偽造報表的上市公司,但與此同時法律以極度嚴厲的懲罰制度威懾著違法者。從這個角度講,假如我們都理解了“對造假者的仁慈就是對投資者的犯罪”的含義,也許我們的市場就離成熟不遠了。
中國經濟發展到目前這個階段,向消費型經濟的轉型是必由之路,啟動社會需求對經濟拉動的杠桿作用將會是下一個經濟周期的主要動力。在過去的10年里,制造類上市公司的輝煌是伴隨著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步伐成長起來的。在未來的10年甚至更遠的時間里,隨著國民生活質量和水準的提高以及對消費需求的進一步上升,我們有理由相信一些正在不斷壯大的消費類品牌將會步入上升軌道。
41.第三段中用“杠桿”的比喻要說明的是()
A.較少的社會需求能極大地促進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
B.市場經濟的發展對社會的需求起著指導制約的作用。
C.社會的需求對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拉動調控的作用。
D.中國的消費型經濟必將提高國民生活的質量和水準。
42.在作者看來,以下不能作為“證券市場不會走到真正成熟”的根據的一項是A.股票價格的定位根本不能用所謂理性的計算來獲得。
B.很多國家都在對市場造假行為進行不遺余力的打擊。
C.已經發展了一百多年的美國證券市場也冒出了丑聞。
D.虛構利潤、偽造報表可以使上市公司獲得超額利潤。
43.以下對文意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參與者獲得的利潤趨向平均化則標志證券市場走向成熟,這是人們普遍的認識。
B.績優股與垃圾股在價格和投資價值上的差異,決定了證券市場的價格存在扭曲。
C.現階段中國經濟實現了向消費經濟的轉型,會推動中國證券市場走向成熟。
D.在上一個經濟周期的10年里,那些盡顯輝煌的中國上市公司以制造類為主。
44.以下對文章內容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造假行為人人喊打,但如果不予以徹底的打擊,在一定條件下,它還會死灰復燃。
B.終止來料加工型經濟,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是中國下一個經濟周期的主要任務。
C.“使參與者的贏利趨向平均化”是理想化的理論,很難指導中國證券市場走向成熟。
D.中國的證券市場,如果能承認價格的扭曲,嚴厲打擊造假現象,那就離成熟不遠了。
答案:41.C 42.B 43.D 44.B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