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會基本結構與社會形態的更替 一、什么是社會結構社會結構就是指組成人類社會的要素及其聯系和關系。 社會分為:經濟領域政治領域意識領域相應就有:經濟結構政治結構意識結構 二、什么是社會經濟結構 教材156 1、什么是生產力 教材157 2、什么是生產力系統 教材157 3、如何理解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背) 科學不是生產力的獨立要素,科學是知識形態的生產力,是潛在的生產力,把它應用到生產的過程,可以轉化為直接的現實的生產力。 (1)被勞動者所掌握,可以轉化為勞動者的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 (2)滲透到勞動資料中去,可轉化為勞動工具。 (3)滲透到勞動對象中去,可擴大勞動對象的范圍。 (4)應用于生產管理,可提高管理水平,進而提高生產力水平。 4、生產關系及其三方面的關系 教材159(背) 三、什么是社會政治結構 教材162 四、什么是社會意識結構 教材167 五、社會意識的一般特點 教材169(背) 六、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表現 教材170-173(背) (參考題:1,運用社會意識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性的原理,說明中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高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可能性;2,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 七、關于社會形態問題 教材174(選) 八、什么是技術社會形態 教材175(選) 九、為什么說人類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 所謂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是說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向自然界的發展一樣,是客觀的,物質的,辯證的過程,具有補一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選) 十、簡述歷史決定論與主體選擇的一致性 教材179-189 十一、社會形態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教材182(選)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1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資料(七)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