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社會心理學知識試題(4)
來源:育路心理咨詢師考試網發布時間:2011-06-17
網校為了廣大學員能夠順利通過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特意整理了2011年心理咨詢師有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廣大學員有效的復習。
25.( )不是問卷設計的基本原則。
A.目的性原則
B.全面性原則
C.非暗示性原則
D.系統性原則
26.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過去及現在的)資料,通過內容分析進行研究的方法,叫( )。
A.內容分析法
B.實驗法
C.檔案法
D.觀察法
27.關于檔案法,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檔案法的優點是對研究對象的心理干擾小
B.事物的意義源于個體與他人的互動,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
C.事物的意義在于得與失的權衡結果
D.個體在應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時,往往通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事物對他的意義
28.( )被學術界認為是現代社會心理學之父。
A.F.H.奧爾波特
B.勒溫
C.特里普力特
D.麥獨孤
29.實驗社會心理學的奠基人是( )。
A.F.H.奧爾波特
B.勒溫
C.特里普力特
D.麥獨孤
30.關于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結果,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社會心理學研究結論不存在所謂的“生態學效度”問題
B.實驗室實驗的結果不能任意推廣到現實情景中
C.學習社會心理學理論,一定要把握其局限和適用范圍
D.20世紀70年代‘’社會心理學“危機的原因,是社會心理學研究結論的解釋力較弱
31.社會學習論的代表人物是( )。
A.華生
B.勒溫
C.班杜拉
D.奧爾波特
32.觀察學習所包含的過程有( )。
A.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動作再現過程、動機過程 ,
B.聯想過程、模仿過程、強化過程
C.觀察過程、學習過程、模仿過程、強化過程
D.模仿過程、外部強化過程、內部強化過程、鞏固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