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務員行測考試言語理解題(十五)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7-0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閱讀下面短文,完成21一24題。
文明與文化
所謂“文明”,是指人類借助科學、技術等手段改造客觀世界,通過法律、道德等制度協調群體關系,借助宗教、藝術等形式調節自身情感,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基本需要、實現全面發展所達到的程度。只有文明不斷發展,人類才可能有對真的探索、善的追求、美的創造。反過來說,只有在對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創造中,人類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自身基本需要,實現自身全面發展。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種族的人類群體概莫能外。從這一角度說,人類文明有著統一的價值標準。
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人類必然面臨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之間的重重矛盾,由此來看,文明就是人類在克服這些矛盾的努力中所達到的歷史進度。我們說“資本主義時代的文明程度高于封建時代的文明程度”,既意味著其物質生產能力高于封建時代,也意味著其社會組織形式較之封建時代更能煥發人類群體改造世界的總體能力,還意味著它的精神產品及其享受形式比封建時代更加豐富多彩。從這一意義上講,所謂文明尺度,也正是馬克思主義有關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綜合尺度。
所謂“文化”,是指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協調群體關系、調節自身情感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時代特征、地域風格和民族樣式。由于人類文明是由不同民族在不同時代和不同地域中分別發展起來的,因而必然會表現出不同特征、風格和樣式。我們知道,考古學家對“文化”一詞的經典使用方式,就是從不同地域的出土文物在建筑、工具、器皿的風格和樣式上入手的。由于舊石器時代不同地域出土的器物中尚無風格和樣式的差別,因而“文化”一詞只有在新石器時代后才被使用,像“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如龍山文化的發現即由一片黑陶引起,由于這種黑陶與仰韶文化的彩陶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和樣式,從而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重視。不僅龍山黑陶不同于仰韶彩陶,而且良渚玉器不同于大汶口石器,紅山陶俑不同于馬家窯人像,正是這種風格和樣式的千差萬別,才使得同一新石器時代的華夏文明表現出五彩繽紛的文化形態。華夏文明如此,整個人類文明更是如此。
A.無論人們想盡什么辦法,都絕不能將體內所有的自由基全部清除掉。
B.如果清除掉體內所有的自由基,人體的免疫系統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C.經遺傳工程改造的果蠅體內能產生較多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過氧化氫酶。
D.人體內超氧化物歧化酶產生增多,對人來說并非是一種幸福。
27.下列說法,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生物體攝取充足的維生素和改善機體免疫力能夠防止輻射對機體的損害。
B.只要能補充足夠的抗氧化劑維生素或模擬抗氧化酶的藥物,就會延緩衰老。
C.由于人體內在的防御自由基的免疫系統已經進化得完美無缺,所以無法再改進了。
D.催化清除劑EUK—8和FUK—134可能幫助動物增強免疫力,但對人卻毫無用處。
28.根據文章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既然無論怎么努力都無法清除體內所有自由基,那么,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去研究清除自由基的辦法。
B.消費者競相購買各種維生素和抗衰老補充劑,說明不少人認可它們能使人長壽的觀點。
C.催化清除劑EUK—8和EUK—134對果蠅的免疫系統不起作用,說明這種催化劑的研制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D.導致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的原因是對人進行了使超氧化物歧化酶產生增多的基因工程改造。
答案:
25.D(“需要盡可能多”錯,人的機體只是“需要一定數量”的自由基來維持自身的免疫系統)
26.C(C項內容只是對果蠅進行遺傳工程改造的作用,不能證明人能否長壽)
27.A(B項理論上成立事實上不行,另“就會”應為“就可能”;C項“已經”“無法”錯,原文是“也許”“基本上難以”;D項“動物”錯,對“線蟲”可以,對“果蠅”無用)
28.B(A項“自由基”并非不能清除,只是無法清除“所有的自由基”,所以仍需研究;C項催化清除劑對果蠅不起作用,但對線蟲等還是有作用的;D項能導致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的原因之一是對人進行了基因工程改造,但不是唯一原因)
若就這些不同風格、樣式、特征的文化產品對滿足人類的基本需要、對實現人類的全面發展所提供的可能性及歷史水準而言,這些文化產品所包含的文明價值是有高低之分的。但就這些風格、樣式、特征與其所屬的民族、地域、時代之間的關系而論,文化本身并無貴*之別。譬如穿衣,能否取暖,是否舒適,可否滿足人類基本需要,其間有著文明的問題;至于穿西服還是和服,穿旗袍還是超短裙,其間又有著文化的問題。在前一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衣衫襤褸是不文明的表現;在后一種意義上,我們卻不能說穿中山裝是沒有文化的標志。
(節選自《新華文摘》2002年第6期《“文明”與“文化”》,有改動。)
21.以下有關文明、文化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明要求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協調群體關系、調節自身情感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B.文明要在真、善、美的層面發展,就必須努力克服人與自然、社會、自身之間的重重矛盾。
C.就文化產品的價值而言,衣衫襤褸是不文明的表現;就文化產品與其所屬的民族、地域、時代之間的關系而言,穿中山裝也是一種有文化的標志。
D.人類文明有著統一的價值標準與文化產品所包含的文明價值有高低之分是相互矛盾的。
22.以下對“文明尺度”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明尺度可以用來衡量、判斷某一時代人類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所達到的歷史進度。
B.文明尺度是一種綜合尺度,一方面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綜合,另一方面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綜合。
C.從文明尺度的意義上講,資本主義時代改造客觀世界時所利用的科學、技術手段遠遠高于此前的所有時代。
D.文明尺度的構成是多元的,其中包括物質生產能力、社會組織形式、精神產品及其享受形式等要素。
23.以下不能作為文化“必然會表現出不同特征、風格和樣式”根據的一項是()
A.人類文明是由不同民族在不同時代和不同地域中分別發展起來的。
B.考古學家對新石器時代后的出土文物才使用“文化”一詞。
C.華夏文明乃至整個人類文明都表現出五彩繽紛的文化形態。
D.不管穿西服還是和服,穿旗袍還是超短裙,都是和某種文化相聯系的。
24.以下對文章內容的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文明與文化是兩個既相聯系又相區別的概念,文化的發展依附于文明的發展。
B.文明有其內在價值,文化有其外在形式,文明的內在價值借助文化的外在形式而有意義。
C.文明的內在價值離不開人類對真的探索,對善的追求,對美的創造,而真、善、美的表現是不受時代、地域和民族限制的。
D.人類文明所表現出的五彩繽紛的文化形態正是緣于不同的時代特征、地域風格和民族樣式。
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5—28題。
有人認為,攝取充足的維生素和改善機體免疫力以防止輻射對機體的損害是可以達到長壽目的的。這種看法并沒有錯,但專業人員認為太過于樂觀。
當我們的細胞把氧氣和食物轉化成化學能量時,我們的身體每時每刻都在產生自由基,自由基能損害DNA和細胞膜,這種損害便可導致衰老。當然,很多生物都有天然的抗氧化劑和酶,它們可以阻止自由基的產生。補充抗氧化劑維生素或模擬抗氧化酶的藥物可能會延緩衰老。其實,這只是一種理論,而在這種理論的鼓噪下,樂開了懷的是一些廠家和商人。君不見消費的鈔票正在大把大把地流入生產維生素和抗衰老補充劑廠商的腰包。
事情的真相是,無論我們多么努力都絕不可能清除體內所有的自由基。而且,如果能清除所有的自由基,事情又向另一種不利于人體健康的方向發展。因為,我們的機體需要一定數量的自由基來維持自身的免疫系統。此外,在千百萬年的自然進化中我們身體內在的防御自由基的免疫系統也許已經進化得天衣無縫,所以基本上難以改進。例如,催化清除劑EUK—8和EUK—134可能幫助短命的線蟲增強脆弱的免疫力,但是對于人來說卻毫無用處。這些催化清除劑對果蠅的免疫系統也不起作用。
也有事實表明,促進免疫系統清除自由基對提高壽命并非至關重要。對生物體的免疫起重要促進作用的有兩種酶,它們是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實驗證明,經遺傳工程改造的果蠅能產生較多的這兩種酶,因此它們的壽命比一般果蠅要延長約10%.但是,也不完全是這樣,有些遺傳工程改造的果蠅盡管能產生較多的這兩促酶,但它們的壽命基礎比普通果蠅還要短,其中的原理尚不清楚。
不過,如果對人進行同樣的基因工程改造,使超氧化物歧化酶產生增多,那么對于人來說并非幸福,而只是一種災難。這種過多的酶不僅不能促使人長壽,而且會導致一種嚴重的神經疾病——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
所以,改善免疫力和攝取維生素也并非是科學對我們延年益壽的有效承諾。
(節選自《新華文摘》2002%26#8226;7)
25.關于“自由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當人體的細胞所氧氣和食物轉化為化學能量時,自由基就會在人體內產生
B.自由基能損害人體的DNA和細胞膜,這種損害可導致人衰老。
C.生物體內的抗氧化劑和酶,它們可以阻止自由基的產生。
D.自由基能維持生物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因此人體需要盡可能多的自由基。
26.下列說法,不能證明“改善免疫力和攝取維生素也并非是科學對我們延年益壽的有效承諾”的一項是 (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