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務員行測考試言語理解題(十四)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7-0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每秒幾厘米以下,水流的結構也很復雜。表層洋流的發生,首先是因為風。水面上一起風,由于風力作用,水層就被拖動。表層的水一動,因海水彼此之間存在摩擦力,下面的水層便接連不斷地被拖動。實際上,洋流并非沿著風的方向前進。像洋流這種地球上的大規模運動通常要受到地球自轉的影響,即要受到科里奧利力的作用。在北半球,運動物體所受科里奧利力在其運動方向垂直的右方起作用。這樣,海水就偏離了風力作用方向的方位前進,在北半球,表層洋流沿偏離風向約四五度的右方流動。
海面并不是完全水平的,溫度、鹽分、海水密度等多種因素使得海面凹凸不平。籠統來說,水溫高的部分密度小,水面就高,水流理應從高處向低處流,但是由于科里奧利力的作用,高處的水流沿偏右的方向流動,這稱為地衡流。海水的鹽分等因素也可造成海水密度不同。海水中溶入了各種各樣的物質,其中鈉和鹵素占絕大多數。另外,也有鎂、鉀、鈣等鹽類。鹽分濃度會隨年蒸發量、降水量而發生變化。此外,有河流等大陸水流注入的沿岸海域鹽分較少,這些都影響洋流的流向
17.下列對“洋流”下的定義,最準確的一項是 ( )
A.基于潮流波浪而產生周期性流動以外的、比較固定的水流叫洋流。
B.由于潮流和波浪而產生周期性流動的,幅度寬窄、流速、大小強度均不同的固定水流叫洋流。
C.洋流指的是幾十年甚至數百年的時間在全世界的海域中循環運動的水流。
D.不屬于由潮流和波浪而產生周期性流動的、地球規模的海水循環中比較固定的水流叫洋流。
18.與第一、二段所提供信息內容不相符合的一項是 ( )
A.洋流可分為表層流和深層流兩種。
B.表層流流速較快,而深層流則由于結構復雜而流速緩慢。
C.表層流的發生及其流動方向離不開各種力的作用。
D.科里奧利力是由地球自轉而產生的,它影響洋流運動的方向。
19.對第三段的主要意思解說得最準確的一項是 ( )
A.說明溫度、鹽分、海水密度等多種因素是使海面凹凸不平的原因。
B.說明由于海面凹凸不平,水往低處流,從而形成洋流流向。
C.水流一般應從高處向低處流,但由于科里奧利力的作用而產生了相反的地衡流現象。
D.說明水溫、鹽分對海水密度的影響,海水密度對水面的影響,進一步解釋洋流的流向。
20.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洋流是一種自然現象,它的流速及流向應與諸多因素有關。
B.一般意義的洋流是指表層流,是因為它與陸地河流相似。
C.一般情況下洋流應該從海洋的低鹽分處向高鹽分處流動。
D.在南北半球,科里奧利力對洋流的流向影響會有所不同。
答案:
17.D(第一段1、2句揭示了“洋流”的本質特征,綜合1、2句可得出定義。A、C項只是作詮釋;B項“由于潮流和波浪而產生周期性流動的”,與原文不合。且沒揭示本質特征。) 18.B(深層流流速較慢,但也水流的“結構復雜”夠不成因果關系;另外,表層流速也不一定都快,文中說“在洋流中,有像陸地上的河流一樣幅度較窄而流速快的,也有幅度無限寬廣而流速緩慢的,其大不、強度不能一概而論”。) 19.D(體現了本段文字與全文主旨的關系。) 20.B(兩句話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