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教材(8)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10-2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八、十七大至今(2007年至今)
(一)十七大(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作主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
1. 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
(1)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新時期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
【例14】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下列哪一項完整概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容?()
①馬列主義②毛澤東思想③鄧小平理論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⑤科學發展觀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D. ③④⑤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包括馬列主義,也不包括毛澤東思想,故排除A、B、C,選D。
2.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1)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更好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例15】 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學發展戰略有()。
A. 科教興國戰略B. 人才強國戰略
C. 可持續發展戰略D. 科教興農戰略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ABC。黨的“十七大”提出“更好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故選A、B、C。
(2)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
【例16】 按照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黨和國家全面推進的建設有()。
A. 經濟建設B. 政治建設
C. 文化建設D. 社會建設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ABCD。十七大首次提出的建設是“社會建設”,考生切記,不要遺漏。
(3)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和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原則,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為發展提供良好社會環境。
3.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
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
——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公民政治參與有序擴大。
【例17】 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在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意義在于()。
A. 使公共決策更加科學化、民主化B. 擴大了公民的政治權利
C. 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D. 保障公民的個人利益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ACD。本題較為靈活,可用排除法。公民的政治權利是憲法規定的,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并不代表公民政治權利的擴大,故排除B,選A、C、D。
——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例18】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上述要求的是()。
A. 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
B. 改善生態環境,以循環經濟代替現有經濟增長模式
C.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D. 加強文化建設,確保高等教育覆蓋率增長50%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BD。十七大報告提出“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B項表述為“代替”現有經濟增長模式,過于絕對;另外“確保高等教育覆蓋率增長50%”在報告中并未提及,故選B、D。
4.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
【例19】 建設和諧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任務。()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
A. 公平正義理念B. 四項基本原則
C. 社會主義榮辱觀D.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D。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這一命題,十七大又進一步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故選D。
5.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1)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
(2)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4)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安定團結。
【例20】 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下列各項不屬于社會建設范疇的是()。
A. 在學校建立貧困生資助體系B. 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
C. 擴大各項社會保險的覆蓋范圍 D. 強化政府服務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D。社會建設為十七大首次提出。根據十七大報告,社會建設包括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社會管理六個方面內容,政府職能不包含在內。故選D。
(二)十七屆三中全會(2008年10月9日—12日)
本次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主要內容有:
1.農村改革發展基本目標任務。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費水平大幅提升,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
2.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現有土地承包關系要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
3.健全嚴格規范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層層落實責任,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
4.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逐步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擴大農民在縣鄉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密切人大代表同農民的聯系。
【例21】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A. 農村土地改革B. 農民社會保障
C. 農業稅費政革D. 農村改革發展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D。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故本題選D。
(三)十七屆四中全會(2009年9月15日—18日)
本次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主要內容有:
1.四個“著眼于”
著眼于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著眼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著眼于增強全黨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著眼于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2.四大考驗
黨面臨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
3.四項要求
必須按照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好。
4.四個“大興”
大興密切聯系群眾之風、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大興艱苦奮斗之風、大興批評和自我批評之風。
(四)設立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喀什特區
2009年1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天津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撤銷天津市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設立天津市濱海新區,以原三個區的行政區域為濱海新區的行政區域。天津濱海新區成為繼上海浦東新區之后,我國的第二個副省級新區。
2010年5月,國務院批準重慶市設立兩江新區。2010年6月18日,重慶兩江新區正式掛牌成立,成為我國第三個副省級新區。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上,中央正式批準喀什設立經濟特區。
【例22】 2010年新成立的我國第三個副省級新區是()。
A. 上海浦東B. 新疆喀什 C. 重慶兩江D. 天津濱海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C。我國副省級新區只有三個,成立時間先后分別為上海浦東、天津濱海、重慶兩江,故選C。
(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10年12月10日—12日)
1.總體要求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大力加強自主創新,切實抓好節能減排,不斷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2.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
(1)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2)推進發展現代農業,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
(3)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經濟發展協調性和競爭力。
(4)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創新社會管理機制。
(5)加大改革攻堅力度,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6)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拓展國際經濟合作空間。
(六)中央一號文件(2010年12月31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是新世紀以來第8個中央一號文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共中央首次系統部署水利改革發展全面工作的決定。
1.“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興水利、除水害,事關人類生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歷來是治國安邦的大事。”這是首次將水利提升到國家安全戰略高度。
2.“力爭今后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未來10年水利投資將達4萬億元,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按照目前全國每年土地出讓金收益算,10%就是700億元左右。”
3.合理調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價格,穩步推進階梯式水價制度。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探索實行農民定額內用水享受優惠水價、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的辦法。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