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教材(9)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10-2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第二章法律
自2009年開始,國考常識判斷由全部考查法律常識調整為綜合考查各學科知識。法律部分重點考核憲法與行政法,此外也會涉及民法、刑法、訴訟法等內容。因此,本章重點講述憲法、行政法,對民法、刑法、訴訟法僅介紹?純热。
第一節法理學
一、法的含義
法作為一種社會規范,與道德、宗教等規范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1.規范性。即法律是社會規范。法律通過調整人的行為(規定權利和義務)來調整社會關系,道德則不然,除了調整行為(關注義務),更關注人們行為背后的動因(思想)。
2.國家性。法律需要國家立法機關制定或認可,而道德更多的是在人們交往過程中自發形成的。
3.強制性。道德也有強制力,這種“強制”表現為內心的道德觀念和外在的輿論,而法律的強制力是國家暴力,故稱為國家強制力。
【例1】 下列關于法律與道德關系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A. 法律和道德都屬于社會規范的范疇,均具有規范性
B. 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而道德主要通過社會輿論和內心自律得以實施
C. 違法行為一定是違反道德的,但違反道德的行為不一定都違法
D. 法律和道德可以互為促進
【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C。A、B、D表述明顯正確。對于C項“違反道德的行為不一定都違法”考生都能理解,但對于“違法行為一定是違反道德的”不少考生有疑問,不妨試舉一例:某司機為救病人而闖紅燈,違法無疑,卻不違反道德。因此選C。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