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時評:我們需要怎樣的科學素養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1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眾層面的現象與專業層面的表現,看似相距甚遠,實則緊密相連。不從事專業研究的社會公眾固然不會參與科學技術前沿的創新,但實際上,公眾素養是科技發展的土壤。離開了這個群眾基礎,即使我們憑借少數科技精英的努力能夠實現“上天入地”,也很難持續不斷地推動創新,真正邁入創新型國家的行列。這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大命題:在經濟高速發展、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的背景下,我國公民的科學素養如何與之同步?
一個公民是否具有科學素養,并不僅僅看他能否正確判斷“聲音是否只能在空氣中傳播”這樣的科學問題。西方發達國家不僅測試公眾對科學技術與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關系的看法,更考察公眾對科學技術是否持懷疑態度,是否認為科學技術需要控制,期望科學技術解決哪些問題,希望所納的稅費使用于科學技術的哪些方面等。甚至還有國家專門測試公眾對于媒體信息是否具有質疑精神和過濾功能。
一個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不僅應該掌握足夠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更需要強調科學的思維、科學的精神,理性認識科技應用到社會中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而具備學習、理解、表達、參與和決策科學事務的能力。
不久前,科技部公布了中國科技實力“清單”:中國科技投入年增20%,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居世界第一;基礎研究取得多個“首次”或“第一”,部分領域比肩國際前沿。如果說,科技創新成果體現科技發展的“硬實力”,公民科學素養則是科技發展的“軟實力”。而通過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激勵科技創新、促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我們任重道遠。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