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預測(4)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11-1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12年國考《申論》熱點:武夷新區發展規劃
一、背景鏈接
2010年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謀劃建設武夷新區,全面開展總體規劃、啟動區的控制性詳規和修建性詳規編制,統籌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和城市規劃總體布局。
2010年1月,省委書記孫春蘭到正在規劃的武夷新區調研,強調要從現代城市建設理念出發,規劃標準要高、建設標準要高,做到交通等基礎設施先行、環境保護措施同步、社會事業布局合理、片區功能定位明確,建設一個符合南平實際、面對未來需求、凸顯地域特色的武夷新區,真正發揮中心城市的集聚帶動作用。
2010年5月28日,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武夷新區建設,并原則通過了《武夷新區發展規劃》。5月31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武夷新區發展規劃匯報,研究部署武夷新區建設。這是繼平潭綜合實驗區之后,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和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意見》精神,著力先行先試的又一重大舉措、重大部署,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行動。武夷新區建設成為福建乃至海西區的一件大事。
2010年7月1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復同意《武夷新區發展規劃》,提出要把武夷新區打造成為閩浙贛交界區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國際性旅游休閑城市。提出要依法依規做好《規劃》的組織實施,按照“全面規劃、以點帶面、分步實施、有序推進”的開發思路,把武夷新區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化水平的宜居新城”。
目前,武夷新區擁有武夷山機場,浦南高速公路、省道303線、峰福鐵路貫穿境內。國家和省里在武夷新區布局了合福、浦建龍梅等高(快)速鐵路,武邵、寧武兩條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未來幾年,將形成一個立體化、大規模、放射性的重要交通樞紐,將有效地把行政半徑轉換為經濟半徑,在閩北形成1小時經濟圈,在對接沿海中心城市和港口上形成2—3小時經濟圈,其在海西的交通區位優勢將更加凸顯。武夷新區將成為海西的重要交通樞紐。
二、事件觀點
武夷新區建設,對南平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發揮武夷山“雙世遺”品牌優勢,發揮閩浙贛邊聯接沿海、拓展腹地的新興中心城市的集聚、輻射、帶動作用,把海西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具有重要意義。
建設武夷新區是突破延平區的空間局限,尋求產業提升,實現經濟半徑轉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的重要平臺。建設武夷新區使延平區拓展、延伸,騰出發展空間,調整產業布局,優化產業結構,繼續提升城市功能,使之成為城市發展新的集聚中心。
三、對策措施
第一,要結合南平實際和未來發展需要,突出區域特色,組織編制新區中心城市總體規劃,興田、將口、童游等片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土地利用、產業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相關專項規劃,科學定位各片區功能和發展格局。
第二,要抓緊組織開展規劃環評、區域環評和項目環評,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有序的原則,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控制不合理的資源開發活動,保護青山綠水,發揮生態優勢,打造具有國際化水平的宜居新城。
第三,要統籌新區與啟動區建設,要加快推進興田、將口、童游三個重點發展片區建設,啟動新區行政中心、閩北經濟開發區以及合福高鐵南平段、寧武和武邵高速公路、芹口通樞紐綜合服務區等項目建設。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