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預測(9)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11-1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12年國考《申論》熱點: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發展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思想道德建設 文化體制改革 社會公平正義 文化強國 文化軟實力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文化產業振興
【背景鏈接】
2011年10月18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閉幕。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科學概括和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道路,提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標準表述】
[綜合分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必須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必須堅持政府主導,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讓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要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現代傳播體系,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
文化引領時代風氣之先,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加快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創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為文化繁榮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要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思想,全面貫徹黨管人才原則,加快培養造就德才兼備、銳意創新、結構合理、規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隊伍。
[措施]
中公教育專家總結如下措施供考生參考:
一是要加快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按照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增強活力的要求,加快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穩步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加快推進文化管理體制改革。
二是要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按照體現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堅持政府主導,加大投入力度,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三是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認真落實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精心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推進文化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新的文化業態,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要精心打造中華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國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四是要加強對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真正從群眾需要出發,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優良傳統,吸收借鑒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眾喜愛、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精品力作。要引導廣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單位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
【參考范文】
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文化是一個社會的靈魂,公共文化是社會穩定、和諧、健康發展并形成社會凝聚力的最基本的因素,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不僅有助于提升國民文化素質,還能擴大文化消費市場,為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扎下深厚的根基。
然而, 當前,公共文化服務存在著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比如,公共文化服務不均等。既表現于城鄉,也呈現于發達地區與落后地區;文化經費投入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仍然偏低;如何引導、激發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文化服務的熱情,也需要有完善的措施。這些問題出現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些基層政府,并沒有真正意識到向民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責任,從而積累了大量歷史欠賬。
可喜的是,2011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將文化建設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作為政府和官員政績考核體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這不僅令人耳目一新,也必將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強大的政策支持。
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文化大繁榮大發展,要堅持以政府為主導,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要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讓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這是文化大發展的根基。要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事實上,我們各級政府也已經做了一些成功的嘗試,比如,今年年初,文化部、財政部聯合下發文件,要求2011年底之前國家級、省級美術館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全部免費開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全部免費。在北京,首都博物館等文化場所早已免費向市民開放,公共文化服務也已經開始深入街道社區。
另一方面,要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形成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強大合力。要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引入社會資本和市場競爭機制,解決我國長期以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存在的單一國有資本投資體制和投資效益低下、基礎設施落后、覆蓋面窄的城鄉“二元結構”問題,以及國有文化事業單位機制不活、服務數量不足、服務質量普遍較差的問題。
調動全社會參與公共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快構建高效、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從根本上來說,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離不開國民文化素質的整體提高,政府有責任向社會成員提供基本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務。同時,也要充分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最終實現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