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城市治堵有了交通規劃藍圖
來源:考試大發布時間:2011-12-13
城變簡介
面對即將迎來的全運會,以及日益擁堵的交通狀況,沈陽市編制了《沈陽市綜合交通規劃》。編制過程中,編制小組特別邀請了國內外專家,深入調研和統計整理,并針對沈陽交通現狀總結出10大亟待解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對策,并廣泛征求市民對沈陽交通規劃的建議和意見。如今,市府大路向東延長,國內最大室內公交樞紐站“沈陽龍之夢公交樞紐站”投入運營,打造二環主線無信號燈快速路等一系列“規劃藍圖”中的愿景正在一步一步成為現實。
“不是圖會變 而是我們的城市在變”
沈陽市民張有民有空的時候總喜歡去沈陽市城市規劃展示館逛逛,每次去他都要在《沈陽市綜合交通規劃》展區停留好一陣子。
朋友問他:“那有啥好看的?”他總會神秘地笑笑回答:“你不懂,我每次去都能看到不一樣的內容。 ”“難不成那圖有72番變化? ”朋友疑惑地問。張有民解釋說,不是圖會變,而是我們的城市在變。東一、二環的改造就在城區里,每次打那里經過都能看到工程的新進度。三環、四環的改造建設雖然不是經常能看見,可看報紙就能及時了解那里的新進展。還有城市主干路的改造建設,客運樞紐站的建設,地鐵換乘站的建設,一座座立體過街天橋的架設等等,這些“綜合交通規劃”藍圖上的設計規劃正在一個個地變為現實。
“我每次去看規劃展示館里的交通規劃圖,都會仔細地看,哪些部分已經建設完成了,哪些正在建設中,那些圖在我的眼里就好像是"活"了起來。 ”張有民激動地說。
張有民住在大東區珠林橋附近的一棟老房子里,雖然房子越來越舊,可張有民卻越來越喜歡住在那里。他覺得《沈陽市綜合交通規劃》出來之后,他家附近是變化最大的。今年上半年,他眼瞅著國內最大的室內公交樞紐站沈陽龍之夢公交樞紐站在家跟前建起來,后來30多條公交線路陸續搬進了樞紐站,張有民心里特別美,“我家這里現在可以說是四通八達了,想去哪兒,下樓就有車直達。不想在地面上走,咱還能到地底下坐地鐵。 ”
就在11月份,張有民看見家附近那個市府大路東延線可以通車了,自己和家人都感嘆了好一陣子,“40多米寬的大馬路,特別敞亮,這段路直通一環滂江街,交通發達了,市中心的發展就能往咱東邊蔓延,帶動這片地區的發展繁榮。 ”
城市在變化
十二屆全運會即將在遼寧召開,面對日益擁堵的城市交通狀況,今年沈陽市專門開展了《沈陽市綜合交通規劃》編制工作。這項工作由沈陽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和市公安局組織,為確保規劃的高質量、高水平,還邀請了日本CFK、上海交通所、中國香港MVA、沈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作為沈陽市綜合交通規劃的編制單位。
編制過程中充分借鑒了國內外先進經驗,在此基礎上沈陽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還組織召開了與專家顧問小組、出租車和公交車司機、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的10多次座談會;在各相關部門配合下,收集整理了30余類調研資料,系統完成了8大項交通調查,并通過新聞媒體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從多角度了解沈陽市交通問題的成因和解決對策。
如今,經過政府相關部門、專家學者、普通市民共同獻計獻策編制完成的《沈陽市綜合交通規劃》已經完成,其中市民關注的大塊項目還在沈陽市城市規劃展示館內展出。與此同時,市民還欣喜地看到,公交樞紐站、大型公共停車場、地鐵換乘站、快速路建設、主干路和支路的改擴建等等項目正在一個個地從規劃變為現實。 記者 徐月姣
昨日,市民在沈陽市城市規劃展示館內,參觀沈陽市綜合交通規劃圖。 記者 時會理 攝
權威數據
為準確把握沈陽市目前的交通狀況,《沈陽市綜合交通規劃》編制小組統計整理了沈陽市三環內91條主干道、158條次干道以及1000多條支路的長度、面積、車道數等基礎資料以及貨車禁行、公交專用道、市場占路、停車占路等20項交通基礎數據,并對其進行分析整理,一一落圖。對沈陽市上百處擁堵路段、節點、重點區域進行了全面的現場踏勘,對三環內所有的公交專用道、近百個擁堵交叉口的信號相位、配時和車道分布進行了摸底排查,并將以上成果繪制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