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參加國考因無盲文卷棄考 專家呼吁無障礙
來源:東方網發布時間:2011-12-1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冬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城,一家超市門前的小街旁。26歲的盲人宣海來到自己的盲人按摩店,雖然整整一個上午,也沒能等來一個顧客,宣海依然不急不惱地穩坐在電腦桌前,邊借助著屏幕閱讀軟件,閱讀著網絡上的新聞,邊與人聊天。“盲人保健按摩這一行,要慢慢積累客源,冬天一般客人都少,要到春秋天人才會多。”
雖然2007年就已在安徽財經大學物流管理專業畢業,宣海卻因左眼全部失明、右眼視力只有0.1的狀況而在職海多艱:本科畢業后又到中專學習盲人按摩;與同學在北京開盲人按摩店無功返鄉;今年11月27日又因招考方未能提供盲文試卷和電子試卷,無奈中途放棄國家公務員考試,最終只能靠繼續開盲人按摩店謀生。
曾經渴望飛翔的心暫時沉寂,不甘被人照顧的自尊卻激勵他“將來至少要自食其力,自己養活自己”。
人物檔案
■姓名:宣海
■年齡:26歲
■經歷:因后天致盲,在職海中一路坎坷。曾揣著本科文憑,到中專學習盲人保健按摩,并報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崗位,皆因考試組織者沒有提供任何有效的輔助措施而中途被迫放棄。
■留言:我希望公務員考試能為參加考試的盲人提供盲文試卷、電子試卷或者由專門的工作人員予以協助。
人物對話
明年我還會
再參加國考
記者:將來還想考國家公務員嗎?
宣海:明年就想考。
記者:你認為自己有這個實力嗎?
宣海:至少不會很差。國家公務員的考試,法律、人文等文科方面的內容居多,我在這方面的學習一直很重視,所以應該能考得不錯。
記者:如果能考上了公務員真會干嗎?
宣海:能考上當然會干。
記者:你認為國家公務員隊伍中應該接收視力殘疾的人嗎?
宣海:應該。國家的相關法律中也有這個規定。
記者:你認為在招考公務員標準和過程中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宣海:公務員招考標準中,“矯正視力不低于0.8”就很不合理。為什么不能是0.7、0.6等等。其實,現在借助現代技術的屏幕閱讀軟件等設備,很多視力殘疾的人也可以做很多過去無法做的工作。比如我們雖然出不了一些外勤,但完全可以做一些辦公室的文職工作,我們上網、打字的速度一點不比正常人慢。
記者:下一步還會做些什么?
宣海:將繼續與人事保障部門溝通為殘疾人爭取應有的權利,為視力殘疾人何時能無障礙地參加國考而努力呼吁,希望公務員考試能為參加考試的盲人提供盲文試卷、電子試卷或者由專門的工作人員予以協助。
學海
視力逐漸喪失
難阻努力學習
宣海出生在安徽省舒城縣一個平凡家庭,父是工人,母親很多年前就下了崗,一直靠做小生意、給人打雜的收入貼補家用。宣海學習成績在班級上一直名列前茅,而唯一困擾他的就是視力。
初中時,他就發現視覺變得逐漸模糊,開始以為是近視,配了眼鏡后還是無法改變模糊的狀況。
中考后,宣海以優秀成績進入了縣重點中學舒城中學,他最初計劃是選擇理科班,將來學經濟,因為他的理想是做一名優秀的推銷員,他心中的偶像是美國汽車推銷大王喬杰拉德。但高二分科時,他因為視力越來越差,理科上的數字、符號、色彩已經看不清楚,只能看清文字,就只能選擇了文科。
隨后的日子里,父母也不斷地帶他到北京、上海等地的權威醫院去檢查確診。
高三的一次體檢中,醫生告訴他,你的視力“情況不妙”,最好不要再費力去看書了,但酷愛讀書的宣海,既不想放棄高考(微博),更認為現在醫學發達,以后肯定能治好他的“眼疾”。
2003年秋,宣海被安徽財經大學錄取,在大學的幾年,他的視力越發下降,雖然專業成績依舊很好,但外語、計算機等課程,卻因為數字、符號都很密集,眼睛反應不過來,學起來很吃力。
2006年,他在家人的陪伴下開始去各大醫院準備治療眼睛,但都無功而返,最后去了上海五官科醫院,醫生告訴他,他患的是視網膜色素變性,這是一個醫學難題,目前世界上連病理都沒研究清楚,也就是說,宣海的視力問題目前無法解決。
“從上海回來我幾乎絕望了,我開始接受我的盲人身份。”宣海說。
職海
畢業后多次就業
職海中一路艱辛
2007年大學畢業后,宣海因為后天致盲,在職海中一路坎坷。
一般的私人企業不會錄用他,大型國有企業也與他無緣。宣海又回到家鄉,接受一份福利工作的安排,但隨后因視力問題無法繼續。
2008年9月,鄰居讓人帶來了一份文件,是安徽省特教中專招生的消息。宣海的母親看到信息里介紹,視力差的人可以學習盲人保健按摩,就想讓兒子也報個名:“將來總是個職業。”
“但我那時不想去,我情愿去給別人帶家教,也不愿和一群殘疾人一起讀中專。”宣海還是不能接受自己失去視力的事實,為了證明這一點,他立即找了一份家教,但一晚上教下來就放棄了,他因為視力問題輔導不了英語和數學。
最后,為了讓自己成為有用的人,他還是去了特教中專。
學校里的這批殘疾學生,大多來自農村,文化基礎低,多是小學水平,宣海是唯一的大學本科畢業生,這讓宣海一時很難適應。
“當時我很排斥,不喜歡上這樣的學校。”同樣,鶴立雞群的宣海剛來時,也受到大家的排斥,大家下意識地就是排擠他。
因為宣海的文化基礎好,班主任老師謝朵朵安排他當班長,開始同學們都不配合他工作。“但宣海心態好,真誠善良,同學漸漸都喜歡上他了。”
在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中,宣海發現他們個個都很善良,彼此相處后都有了感情。開始大家都小心翼翼,不敢說忌諱的話,時間長了熟悉了,都放開了,互相幫忙。宣海開始學習盲文,學習推拿。同學們會教他手法,而他在文化課上就成了小老師,對同學的詢問,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進步很快。
他還把練習推拿用的沙袋帶回家,天天練習,還經常給母親推拿一番。
從特教學校出來后,宣海與一個盲人同學來到北京,開了一家盲人按摩店。兩個盲人,在北京這樣一個生活成本很高的一線城市打拼,處處都是艱難。最終,他們只能無功返鄉。
因為實在找到其他合適的工作,4個月前,宣海只能利用自己“按摩”的這一技之長,在家鄉舒城縣城內租了個小小的門臉,開起了盲人按摩。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