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錄用考試的關鍵環節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2-2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四、公務員錄用面試的作用
面試與筆試等人員甄選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作用:
1、可以考察到筆試等人員甄選手段難以考察到的內容
筆試是以文字為媒介來考察一個人的素質水平,但很多素質特征很難通過文字表現出來,比如一個人的儀表風度、口才、反應的敏捷性等。有些素質特征雖然可以通過文字形式來表達,但因為應試者的掩飾行為或其他原因而沒能表達,便可以通過面試來考察。例如,對某些隱情,應試者往往不愿表露,對這些不愿表露的東西,在文字性的筆試、問卷等測試中,可以做到天衣無縫,但在面對面、眼對眼的面試過程中,就很難做到了。因為我們的身體不容易撒謊。當我們看到動心的事物時,瞳孔就會無意識放大,人興奮時會眉飛色舞,憂愁時會皺眉,憤怒時常豎眉,痛苦時會倒眉。
2、可以靈活地考察應試者的知識、能力、工作經驗及其他素質特征
雖然面試是主考官和應試者之間的一種雙向溝通活動,但面試的主動權主要還是控制在主考官手里,面試測評時主考官要專即專,要廣即廣,要深即深,要淺即淺,具有很大的彈性和靈活性。筆試和心理測驗等在這方面均不如面試。
3、可以彌補筆試的失誤,并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和冒名頂替現象
有的人在筆試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而沒發揮好,如果僅以筆試成績作為錄用依據,那么這些人就沒有機會被錄用了。但如果再輔之以面試形式,則這些人便有機會再次表現。沈陽市在一次干部錄用考試中發現,有些人雖然筆試成績不算很高,但在面試中對答如流,表現極佳,顯示出了很大的發展潛力,從而成為理想人選。
另外,筆試還存在一定局限性,筆試中難免有高分低能者甚至冒名頂替者。在一些省市的干部錄用考試中發現,有些人筆試成績很高,但面試時卻言語木訥,對所提問題的回答觀點幼稚、沒有深度;有的則表現出只能背書,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差。前些年某市工商局一次以筆試形式錄用9人,結果發現4人存在“高分低能”現象。
4、面試可以測評應試者的多方面素質
從理論上講,面試只要精心設計、時間充足、手段到位,可以測評出應試者的任何素質。如果說心理測驗中的許多問卷是測評應試者的智力、心理、品德等的有效工具,那么把這些心理測驗中的問題以口頭問答的形式表現出來也能達到與筆試同樣的效果,由于信息量利用的高頻率特點,其測評質量可能還會更好。如果在面試中引入無領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管理游戲等情景模擬的人員甄選手段,還可考察應試者的組織能力、領導能力等;如果引入工作演示的方法,還可直接考察出一些應試者的實際工作能力。甚至,就應試者的身體狀況,通過面試也可獲取大量信息。望、聞、問、切是中醫用來診斷病情的方法,膚色、舌苔、脈搏、氣色等是其具體診斷指標,我們其實可以由此建立一套測評身體健康程度的面試評價指標,測評應試者的身體素質。
五、公務員錄用面試應遵循的原則
搞好面試,除了有組織、制度和法規保證外,還要遵循以下原則:
1、面試考官小組組成的合理性原則
面試考官小組一般由7~9人組成,在年齡上,最好老中青結合;在專業上,應吸收有業務實踐、業務理論研究且面試技法方面經驗較豐富的權威人士。省級以上面試考官小組的組成一般由負責考錄工作的代表、用人單位的主管領導、業務代表和專家學者等組成為宜;市、縣級面試考官小組一般由組織、人事、用人部門,紀檢、監察部門,業務骨干等組成為宜。
2、面試應試者機會均等原則
在面試中公平性和公正性顯得尤為重要。公平性體現在對應試者用“一把尺子”衡量,機會均等;公正性體現在考官評分要客觀、公平,克服主觀隨意性。
3、回避原則
根據有關規定,凡與考生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人員,面試時應予回避。例如:面試考官或組織者與應試者中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夫妻雙方的近親屬關系、兒女姻親關系等,都應回避。
4、監督原則
監督的目的是保證面試在平等競爭的條件下進行。對面試全過程實施監督,是順利完成面試工作的保證。一是組織監督,在面試中,請紀檢、監察、公證等部門參加;二是新聞輿論監督,新聞輿論部門的工作人員有權以適當方式了解和報道面試工作情況;三是應試者監督,應試者是最好的監督者,因其親身經歷了面試的全過程,對面試的組織程序、考官水平及試題等情況有申訴控告權,主考部門應設立相應的機制(如舉報、意見箱等),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并根據有關規定和程序作出適當處理。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