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熱點:“獵鷹戰役”為何沒能擒出內鬼
來源:重慶時報發布時間:2012-01-3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春節臨近,隨著鐵道部為期70天“獵鷹戰役”的展開,加之火車票實名制的推行,看上去,由于倒票環節復雜性和成本風險的提高,“黃牛”們漸漸失去生存的土壤。甚至有北京鐵路警察斷言:“至少有95%的黃牛都走了,改行了!黃牛相約吃了散伙飯。”
但很顯然,這種論斷未免太過樂觀。殊不知,只要有利益空間的存在,便存在著投機者的覬覦,如果春運高峰期一票難求的局面未能從根本上改觀,這種貓鼠游戲便不會結束。
近日,在杭州火車南站,就出現車站工作人員與黃牛勾結私帶無票人員進站上車的現象。甚至帶客黃牛還坦言:倒票的少了,生意好做了。(1月16日《北京晨報》)
也就是說,看似大獲全勝的“獵鷹戰役”,實際上沖擊的只是倒票利益鏈外圍的黃牛們,對于利益鏈的核心而言,并未造成致命的打擊。實際上,在以往媒體的揭露下,火車票倒票利益鏈存在的核心,并不是那些四處兜售的黃牛們,而是車站的內鬼,以及連結著車站內鬼與黃牛的掮客們。有個很簡單的邏輯,在車票限購、實名制等多方面的管控下,黃牛們沒有內應,哪那么容易順利地拿到那么多的票。
打蛇打七寸,在“獵鷹戰役”中,擒住的都是外圍的小麻雀,真正的“鷹”其實還是潛伏在鐵道系統內部。而豢養著這群為害春運秩序之“鷹”的,便是監管的漏洞和私自挪用公共資源的特權。而是否擒住鐵路系統內部的內鬼,掐斷這群食利自肥的“食肉之鷹”的攻擊線,恐怕才是決定著這場“獵鷹戰役”是否真正取得成效的關鍵所在。
帶客黃牛稱“生意好做了”,很可能是“獵鷹戰役”無心插柳的結果。如果說倒票已經產業化、鏈條化,那么“獵鷹戰役”無意間給這些依靠內鬼和特權謀利的黃牛們掃清了外圍的競爭者。并且在“獵鷹戰役”戰果的迷惑下,對于這些處于倒票利益鏈核心的黃牛們而言,更加安全,畢竟看似風平浪靜的環境,更容易幫他們避開輿論的監督。
對此,杭州火車南站的回應帶客進站系“臨時工”所為,很顯然,這是回應輿論的老套路了,“臨時工”的借口恐怕并不能減輕該車站監管失職的罪責。無論這些破壞公平和春運環境的內鬼到底是什么身份,只要是屬于該車站管理的范疇,就必須為此承擔責任。無論是治理內鬼出票也好,內鬼帶客也罷,繼“獵鷹戰役”外圍的清剿之后,鐵道部門更改把獵鷹的網撒向鐵道部門內部,只有擒住了內鬼,從根源做到公平公正,獵鷹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否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要有漏洞存在,春運的公平恐怕就很難實現,黃牛們蟄伏之后難免卷土重來。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