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浙江公務員考試行測全真模擬試題答案(6)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2-0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答案】B。解析:文段主要強調應該以開放的心靈對待更改國籍的人。對此作者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了解釋:一是更改國籍是每一個公民的自由;二是更改國籍并不等于不愛國。B項全面地概括了這兩個方面,因此本題答案為B。
2.【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中間階層是社會的穩定器,有利于社會的穩定;接著指出中國目前中間階層規模不夠強大,若不采取措施,將不利于社會穩定的問題。故文段意在說明的是要壯大中間階層,即選項D。
3.【答案】C。解析:這段文字由朱光潛先生的話引出“審美”這一話題,并具體介紹了審美的兩種情形,除了直覺的審美外,更多時候審美還有一種理念的參與。與此一致的是C項。A項,審美只是看待事物三種態度中的一種,文段著重講的是審美的兩種情形,用什么態度看待事物并不是文段意在說明的內容。B項,文段只說看待事物有三種態度,并沒有就三種態度的層級進行比較,屬主觀臆測。D項“審美情趣的培養”在文中沒有論述,屬過度引申。
4.【答案】B。解析:根據前后的承啟性分析,這句話前面部分談對外關系,后面部分談國內問題的處理。B項是承上啟下句,由它來銜接更合適。A項錯在沒有轉折意思的地方用了“可是”表示轉折,突然切斷了通暢的語意鏈。C項錯誤在于與材料意思相反。D項表述過于絕對,對外關系在總統政績衡量中占比小,并不代表總統可以在這方面犯非常大的錯誤,故本題答案為B。
5.【答案】A。解析:文中的“抗癌”是一種比喻義,并不是說自嘲就能預防、治愈癌癥。依據常識可判斷A項錯誤。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