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熱點:住房信息聯網 調控更精準
來源:華圖網校發布時間:2012-02-0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住建部部長姜偉新日前表示,我國40個重點城市的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將在今年6月底前與住建部實現聯網。
在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將繼續堅持的今年,這一舉措向市場釋放的一個明確信號是:今年的房地產調控將在去年已取得的經驗的基礎上,向精準化方向轉變。
從2010年開始的房地產市場調控,經過艱苦努力,終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向政策預期的目標轉化,其中一個重要的標志是,多個城市的房價出現了拐點;仡櫞溯喺{控的整個過程,可以清晰地發現,行政力量在其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行政力量雖然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它有些時候與市場很難做到“嚴絲合縫”。比如,去年上海和重慶兩地推出了 房產稅 試點,其重要出發點,是為了遏制投資投機力量超出改善居住需求而購置多套住房,但如果只是由各地政府自行其是,缺乏信息互通,征收房產稅可能會演變成指向于單個城市中改善型住房的擁有者,與推出這一稅種期望達到的目標并不一致。一年來,滬渝兩地推出房產稅后收效甚微,其癥結之一,或許就在于因各大城市之間信息未曾實現聯通而導致的征收對象的偏差。
要實現市場調控的精準化,這就需要未來的調控更多地發揮市場的作用,而一些過于倚重政府行政力量的調控手段,則應創造條件讓其逐步退出市場。在這方面值得一說的,無疑是現在各地政府推出的限購政策。
限購政策的推出,對投資投機力量發揮了釜底抽薪的作用,因此它在調控中所起的作用從總體上說是正面的,但是這一政策的推行,在打擊投資投機力量的同時,也對合理的異地購房需求產生了傷害。隨著社會形態的變化,人員的流動已經成為常態,特別是類似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已經不可能封閉起來,大量異地人口的進入也產生了居高不下的住房需求,但限購政策的推行,使合理的異地購房需求也受到了遏制,從長遠來說是不利于社會進步的。
住房信息聯網制度,也為限購政策的調整提供了契機,決策部門可以依據聯網信息更加精準地掌握市場需求,從而制定出更貼近市場的調控政策。從操作層面看,完善的住房信息系統建成后,可以適當放松異地人口購買當地住房的限制,既可以保證非戶籍人員的購房權,又可以防止投資投機力量異地購房、炒高房價的行為卷土重來。
從2010年開始的本輪房地產市場調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而未來的調控將面臨更復雜的形勢。對于決策部門來說,未來的調控需要做的是將調控精準化,用市場手段來調控市場。此次推出的住房信息聯網制度是有價值的嘗試,運用得當,則既能有效遏制投資投機力量,又可以保護合理的住房需求。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