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6日山西法檢公務員面試真題
來源:發布時間:2013-01-2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十八大指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題型】綜合分析
【考察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本題主要考察考生對十八大精神的理解,能否正確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在總體布局中的重要作用,能夠就現今出現的生態不文明現象找出原因,并提出解決措施。
【答題要點】
(1)明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進一步強調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黨對自然規律和人與自然關系再認識的嶄新成果,不僅有利于妥善解決既要生產發展又要生態良好的現實難題,而且必將有力推動全社會牢固樹立尊重自然的生態理念,致力于綠色崛起。
(2)現今出現的生態不文明現象及原因: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的產生,一是由于我國國情、發展階段的原因,二是由于體制機制方面的原因,三是由于需求結構、產業結構、要素投入結構等發展方式的原因。
(3)如何有效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一是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二是全面促進資源節約;三是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四是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3.2012年3月,北京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市公務員考核工作的意見》,規定對于年度考核被定為連續兩年不稱職的,將予以辭退。對打破“公務員鐵飯碗”的現象,談談你的看法。
【題型】綜合分析
【考察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本題主要考察考生能否深刻認識到打破“公務員鐵飯碗”的重要性及緊迫性,并能夠分析北京出臺此項政策的原因,以及如何貫徹落實。
【答題要點】
(1)打破“鐵飯碗”的積極意義:有利于人才流動;督促公務員做好本職工作,提高公務員素質,轉變機關工作作風,提高公務員服務質量;解決人浮于事、人浮于上等問題;提高公務員危機感等
(2)“公務員鐵飯碗”的表現與原因:干部人事制度形成了能上不能下的被動局面,很多干部不思進取,有的干部沉迷在迎來送往、討好上級領導的氛圍中,甚至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無事生非,違法亂紀,產生了“機關病”。其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考核與淘汰制度,不能打破公務員終身制。
(3)落實《意見》是關鍵。要保證考核制度的細化、量化,能夠公平公正的實施。
4.有人說:“雷鋒叔叔沒戶口,三月里來四月走,在市場經濟氛圍中雷鋒精神已經不重要了。”談談你的看法。
【題型】綜合分析
【考察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本題主要考察考生對雷鋒精神的正確認識與指導意義,考生需分析出時代需要雷鋒精神的原因,及如何在市場經濟下學習雷鋒精神。
【答題要點】
(1)提出觀點:堅決反對這一說法。雷鋒仍活在我們心中,雷鋒精神仍被傳承與頌揚。
(2)論證觀點:學習雷鋒精神,不僅是個人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3)如何在新時代下學習雷鋒精神:把公民道德建設作為事關科學發展的長遠戰略;讓“學雷鋒”活動常態化等。
2.有人認為物質水平提高了,幸福指數也會相對提高,談談你的看法。
【題型】綜合分析
【考察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本題主要考察考生能夠客觀實際地分析題中觀點,明確幸福指數概念,幸福指數包括哪幾方面,以及應如何提升幸福指數。
【答題要點】
(1)提出觀點:題中觀點有一定合理性,但看法比較片面,沒能全面看待問題。
(2)分析問題:幸福指數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體系。幸福指數的提高需要物質水平的提高來帶動,但同時,政治建設方面的民主狀況、法治狀況,文化建設方面的精神文明狀況、國民教育狀況,社會建設方面的就業狀況、社會保障狀況、安全穩定狀況,生態建設方面的自然環境狀況,以及個人的家庭狀況、教育狀況、健康狀況、職業狀況等,都對人的幸福感、對國民幸福指數產生重大影響。
(3)解決問題:要提高國民幸福指數,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大力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建設,不斷提高社會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程度。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