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訪談:公務員考試最后如何沖刺拿高分
來源:新浪考試發布時間:2007-11-1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另外一定要善于找一些小的技巧,當然這些技巧可能大家沒有時間總結,可以按照李老師剛剛說的辦法找一些參考書,也可以到我們的華圖網站上看一些專家的點評,譬如說我剛剛講的邏輯判斷里頭的有真有假型的找矛盾,通過找矛盾的方法非常快速的進行解題,這都是一些常用的技巧。這是我的一個備考建議。
主持人:節目的最后繼續邀請李委明老師以及張超老師為大家講解一下,從現在到考試這短暫的26天考生如何展開有效的復習?
張超:我覺得剛剛其實已經大概說了一些,第一,通過真題來練思路和方法,第二,通過模擬試題找節奏和感覺,這時候大家要給自己一個合理的時間分配,就是對于一道題120分鐘,五個部分,我應該花多少部分做每一套題,另外你可以找一些做題的順序,不一定按照題給的順序來做題,你可以把你覺得比較容易快速做出來的,或者你自己比較有把握的題目,你先做,可以調整時間的順序,這些都要通過做大量模擬的試題找自己的節奏和感覺,我想這兩個是主要的在這段時間內的一個復習的策略。
李委明:關于復習策略前面已經提到比較多了,我再補充幾點,一個考生在復習的時候有一個非常大的誤區,就是從小到大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習來說這個習慣本身可能是好的,但是對于備考來說可能是致命的,就是在看書的時候先把書讀一遍,書里頭必然有相對比較難也有比較容易的部分,比如說一看就明白了,或者看了一會兒,想了一會兒,發現自己會做,試了試發現果然會做,這是比較簡單的部分。另外一部分是看了半天沒看明白,想了半天怎么也想不明白,或者看著它的解答不明白,問了很多人才問明白,這是相對比較難的部分。一本書如果比較難的部分各位考生會做大量標記,當考生回過頭來看書的時候習慣就發生了,什么習慣呢?就是重點去看那些比較難的部分,這對于我們真正備考行測是一個致命的不應有的習慣,為什么呢?前面提到了咱們的考試并不是想把140道題里面的140道題目全部做出來,并且保證90%的正確率,這是不可能的,我們要集中主要的時間去完成那些我們容易答出來的題目,比如說100道題目,保證90%的正確率,相對而言基本分數就已經保證了。所以我們復習的時候如果你復習了第二遍,回頭那些比較簡單的部分才是我們復習的重點,把那些部分重新再看一遍,能否總結出更好的辦法,能否做得更快、更加有效、更加精確。還有最后一個問題,就是能否在眾多題目里頭迅速找到這些相對比較簡單的題目,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因為題目很多,我們所謂的先做簡單題目再做比較難的題目,你先得找到,所以這種辨別題目的能力是需要我們平常有所鍛煉的。反過來對于那些比較難的題目,假設這道題目你想了半天弄明白了,但稍微換一換幾個數字,或者稍微換一換幾個外衣,你就已經不會做了,這樣的題目上了考場你要告訴自己我是不會做的,所以要學會主動放棄,這是非常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內容,也是各位考生要注意的。
還有比如數字推理這部分,很多考生喜歡鉆研比較難的題目,這些題目基本上都不是咱們國考的真題,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叫做好題不出門,錯題傳千里。為什么呢?一道非常好的題目符合國考規律的題目,做完了就做完了,會了,但是如果一道題目可能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模擬題出來的,可能是某一些老師,或者某一些學生自己編出來的題目,根本就不具有國考的實用性,一拿出來很多考生具有非常濃烈的科研精神,他去做這樣的題目,發現不會做,越是不會做越來勁,然后問了十個人,這十個人發現我居然有不會做的題目,然后又問一百個人,從此這道題目就出名了。但是這樣的題目雖然很出名,它本身不是我們國考的方向,甚至還會有真題,只是幾個數字錯了,比如說應該是13,有這么一道題目,但是錯打成3了,然后很多考生拿過來問我。還有一個數字叫118的,在很多錯誤題目里頭變成1,8,也有很多考生跑來問我,還有很多余數成規律的那樣子的數字推理題目也有很多考生問我,那些都不是我們真正考試可能碰到的題目,這是復習的有效性。因此復習方法、復習難度盡量以相對而言比較有權威的參考書里頭國考真題為主,然后把握節奏可以去考模擬題,但是不要在乎模擬題里面的難度和題型的方向,這是需要提醒各位考生的。
張超:我們判斷推理中也有很多這樣的題目,就是很難的題,大家不要花過多的時間,因為這部分比較難的題主要集中于幾個方面,一個是圖形里面,這些題大家不要過多花太多精力,因為07年圖形的題已經比較難了,預計08年的題不會超過這個難度。第二個就是邏輯判斷里面的推理的題目,網上流傳很多很難的題目,這些題目應該說是推理類很專業的題目,什么兩人手里拿著若干張牌,互相猜他們的對話等等,這種題目非常難,大家不要花過多時間。還有一個就是關于定義判斷,定義判斷里近年來一些題流傳了很多,省考的題目有很大爭議,對于這種類的題目大家不要投入過多的精力,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我們的主流題目上,反映我們考試的趨勢和變化規律的大多數的題目上,而不要因為某一道題而牽扯過多精力,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節奏和對題的感覺上,培養自己一種良好的競技狀態,而不是拘泥于某一個題的對錯,這是我們在最后二十幾天非常關鍵的一點。
李委明:剛才張老師說的有一點是非常有道理的,就是備考地方考試盡量以國考題目為主,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相對而言國考的題目會比地方題目精確一些,但其實第二個原因可能更重要,就是因為國考研究的人相對比較多,題目相對比較精確,不是說國考的題目比地方的題目精確,而是說我們拿到的國考題目比我們可以拿到的地方題目精確。因為我們知道公務員考試的題目都是不公布的,所以這些題目拿到手的和真實的原來的樣子,會進行一定的再加工,國考相對而言加工的精確一點,但地方考試可能本身的樣子還可以,但是拿出來以后由于研究的人相對比較少一點,所以錯題非常非常之多,本身沒錯,再加工以后就錯了,這樣的題目千萬不要過多的去在乎。另外大家備考的時候肯定會有一些疑問,這些疑問在咱們的網站上面,各個網站,包括一些論壇上面有廣泛的討論,這些討論建議各位考生主要還是借鑒為主,不要過分的去相信,包括一些出版物,包括一些書上的答案,也有可能出現一些錯誤,所以如果各位考生在這方面,在題目上面假如有一些自己想不明白的,或者書上看不懂的,可以推薦大家去我們華圖的主頁上面有專門的專家答疑區,都是公開向所有的考生沒有任何障礙的回答,這個地方相對可以得到權威的回答,希望各位考生注意。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