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關注:19年7月國際學校開放日全國優質國際高中國際初中國際小學推薦
家長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是:雙語對孩子的智力和心理發展到底有什么影響?
是僅僅學到了一種語言技能,還是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早期的研究往往得出不利的結果,認為雙語兒童智商較低,容易產生學習障
礙,會因為有兩種文化的背景產生身份認同危機等。但近年來,研究者越來越多
地發現了雙語帶來的好處。
在很多移民家庭中,父母擔心由于自己過多使用母語而使孩子不能學好第二
種語言,從而放棄和孩子說母語。結果往往是孩子很快學會了新的語言,但卻忘
了母語,也脫離了母語背后的文化。但對移民家庭的大規模調查卻發現,保留母
語家庭的孩子在學習第二種語言普遍比選擇放棄的孩子學得更好。研究者認為,
這種現象是由于在不同語言中有相通之處,兩種語言不僅不會彼此打架,還會彼
此促進。
1962年,有人對加拿大法語區的法英雙語兒童進行了測查,研究發現雙語兒
童比單語兒童學習成績好。而最新的研究顯示,雙語兒童在完成任務時,比較容
易抓住任務的本質,不容易被干擾信息誤導。
對加拿大的英法雙語青少年的研究還發現,雙語者對語言背后的兩種文化都
認同,而非認同一種而拒絕一種,并沒有出現傳說中的“身份認同危機”。一些
個案研究顯示,雙語兒童往往會成為“雙文化”者,在兩種文化中都能自如生活。
看來,雙文化才是雙語的最高境界。
實用策略:
什么態度對雙語寶寶最好?
對于雙語,父母的態度比語言技巧要重要得多。
父母不應嘲笑或批評孩子的語言表現,尤其是弱勢語言,盡量避免去糾正孩
子語言上的錯誤以及語言的混用。
父母不該為了炫耀讓孩子在某些場合必須說某種語言,以免孩子難堪。
父母不要刻意強調雙語的重要性,不要給孩子施加太大的壓力。
父母不應強求孩子在兩種語言達到同等水平,孩子形成優勢和弱勢語言的情
況是正常的。由于環境的變化,優勢和弱勢之間也會自然地發生轉換。
父母在考慮孩子的語言問題時,要把孩子自身的快樂和利益放在第一位。這
里既包括孩子近期的生活狀況,也包括孩子將來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爸爸說法:換一個角度思考
雅樂的爸爸上個世紀60年代參加工作,80年代開始學英語,他知道英文的Cheese
就是奶酪的意思,是一種西方人喜歡的食品。雅樂自己生于70年代,從上初中開
始學習英語,一直學到研究生畢業出國留學,他不僅知道Cheese就是奶酪,也在
國外的超市中見過各式各樣的奶酪,知道奶酪的價錢,有時自己也吃一些,可惜
的是,他的中國胃已經不能享受奶酪的美味了。雅樂的兒子在國外出生,從吃固
體食品開始奶酪就是他的日常食物。在他看來,奶酪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是再
好不過的美味了。同樣是Cheese這個詞,爸爸從書本來理解、雅樂從生活經驗來
理解、兒子用舌頭和胃來理解,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下長大的人,體會絕對是不一
樣的。
雅樂還發現,如果把自己的名字用字母寫是Yale,在中國人看來,這不過是
他的名字的漢語拼音罷了。但是在西方人看來,Yale則是著名的耶魯大學的拼寫。
相同的文字,在不同文化的人看來,意思也完全不同。
與其說雙語的最高境界是雙文化,不如說雙文化是雙語的前提。如果在我們
的家庭日常生活中,不僅對雙文化具有足夠的認同,而且每天通過家庭日常活動
來體驗雙文化,在孩子對世界的理解中,雙語就不僅是有用的知識,而且是生活
的基本需要。高級培訓班也好、特級教師也好、超級教學法也好,對于雙文化來
說,不過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已。
入學幫助熱線: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國際學校擇校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