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公安行政訴訟所依據的實體法,主要有( )
A.公安行政法律
B.公安行政法規
C.地方性公安行政法規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E.公安行政規章
22.章某因盜竊受害人少量錢款而被縣公安局依法作出治安拘留7日的決定。該決定的效力包括的內容是( )
A.公安行政行為的公定力
B.公安行政行為的確定力
C.公安行政行為的調和力
D.公安行政行為的拘束力
E.公安行政行為的執行力
23.在公安行政訴訟中,當事人享有的訴訟權利主要有( )
A.辯論
B.委托訴訟代理人
C.申請回避
D.履行法院生效的裁判
E.上訴
24.公安行政訴訟中可定案證據的特征包括( )
A.客觀性
B.關聯性
C.合法性
D.條件制約性
E.規律性
25.公安行政訴訟中的裁定所具有的特點是( )
A.裁定是對程序問題作出的裁決
B.裁定是對實體問題作出的裁決
C.在訴訟的任何階段都可以作出裁定
D.只能在審理結束后作出裁定
E.裁定可以是書面形式,也可以是口頭形式
26.公安行政訴訟審理程序與民事訴訟、刑事訴訟的審理程序的顯著區別是( )
A.適用簡易程序不同
B.審判組織不同
C.審理期限不同
D.審理方式不同
E.上訴程序不同
27.根據我國有關法律的規定,公安行政賠償中對侵犯人身權的賠償范圍包括( )
A.對侵犯生命權的賠償
B.對侵犯名譽權的賠償
C.對侵犯健康權的賠償
D.對侵犯婚姻自主權的賠償
E.對侵犯人身自由權的賠償
28.下列關于提起公安行政訴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起訴是原告和人民法院雙方的訴訟行為
B.起訴是原告的單方訴訟行為
C.提起訴訟的主體具有不特定性
D.提起訴訟的主體具有特定性
E.起訴的根本目的在于請求人民法院的司法保護
29.在下列情形中,人民法院可以決定合并審理的是( )
A.兩個以上公安機關分別依據不同的法律、法規對不同事實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訴的
B.兩個以上公安機關分別依據不同的法律、法規對同一事實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訴的
C.公安機關就同一事實對若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分別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分別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訴的
D.公安機關就不同事實對若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分別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分別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訴的
E.在訴訟過程中,被告對原告作出新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告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訴的
30.在公安行政訴訟執行程序中,對于物的執行方法主要是( )
A.罰款
B.凍結
C.劃撥
D.扣留
E.查封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受案范圍
32.管轄權異議
33.公安行政訴訟被告
34.期日
35.公安行政訴訟保障措施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36.簡述人民法院受理的不服公安行政處罰而提起公安行政訴訟的案件種類。
37.簡述被告公安機關負舉證責任的原因。
38.簡述公安行政訴訟一審維持判決適用的條件。
五、論述題(本大題15分)
39.試述公安行政賠償的構成要件。
六、案例題(本大題15分)
40.2008年11月9日上午,喬某之妻鄒某因瑣事和林某發生爭吵,喬某聞知后即上前參與,先揪住頭發將林某甩倒在地,并對之進行毆打,后被鄰居勸解。縣公安局于2008年11月20日以喬某故意毆打林某為由依法對喬某作出行政拘留10日、罰款200元的處罰。喬某不服,提出申訴。某市公安局維持了縣公安局的原裁決。喬某仍不服,于2009年3月9日向市人民法院提起公安行政訴訟。
問:(1)本案的訴訟參加人有哪些?分別處于何種法律地位?為什么?
(2)對于市公安局維持了縣公安局對喬某作出行政拘留10日、罰款200元的處罰應適用何種司法審查標準?
(3)根據本案情況,人民法院可以具體作出何種判決?為什么?
(4)對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哪些人有權依法提起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