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西省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備考策略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09-0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常識判斷以知識為載體,以能力為基點,多方面,多角度來考察考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重視知識體系的整合和思維能力的拓展,是考生應答常識判斷試題的根本之策。通過對近三年山西公考常識判斷的試題狀況透析、難度趨勢分析和典型題型解析,可鮮明地體現出來:
一、試題概況透析
通觀山西近三年的公考試題,我們可以看出常識判斷題更側重于多學科知識和能力的考查。對此,我們可將2007年、2008年、2009年常識判斷歸結為法律、政治(含時政)、地理、歷史、管理等12類。我們可發現,題目總量基本不變,保持在20道左右;但難度卻在逐年上升。其中08年,20道常識判斷題,法律常識(9道),政治(3道),其它的是歷史、地理、物理、文化和公文。09年,題量同樣是20道,法律和政治(各4道),經濟(3道),管理、科技和生物(各2道),其它的是歷史、地理、文化和醫學常識?梢,常識判斷的出題方式更加靈活了,考查的知識面也更廣、更深了。這就需要考生要多方面復習各科知識,才能取得理想成績。
二、難度趨勢分析
通過對近三年的試題分析,可知它不再單純考察某學科、某方面的知識點,而是著重考核考生綜合運用知識的基本技能,強調對學生素養的培養。從試題難度的增加、知識容量的增大,出題方式的更加靈活上可體現出來。由于招考職位需要德才兼備的人才,因此選拔性的公考就需要多方面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這種對考生的評價導向功能,在常識判斷中體現的非常明顯。這就值得廣大考生好好的思考和體會,去認真地理解、感受和運用。如果考生基礎知識不夠扎實,積累運用量不足,獨立閱讀能力欠功夫,就難以取得較好的成績。實際上,考生得分率低的原因,可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知識積累的量較少,或雖有一定的積累量,但知識的綜合性不強。二是在積累方法上只注重死記硬背,忽略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的培養,不能快速地識別出題的陷阱。因此,考生需要加強對真題訓練的力度和廣度,不斷總結做題技巧和經驗,增強思維的靈活性。三、典型題型解析
常識判斷涉及法律、政治、經濟、科技、文學、管理、時事等知識的考察,題型設置中規中矩,整體難度適中,知識點覆蓋全全面。
【例題1】(2008山西)99. 甲販運違禁品,駕車路過一檢查站時,被工商部門攔住檢查,檢查人員朱某正登車檢查時,甲突然發動汽車奪路而逃。朱某抓住汽車的把手不放,甲為擺脫朱某,在疾駛后突然急剎車。朱某被摔在地,頭部著地死亡,甲對朱某的死亡的心理態度是:
A. 直接故意 B。
間接故意
C. 過于自信的過失 D。
疏忽大意的過失
【答案】B。本題考查刑法。直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過于自信的過失,就是行為人已經遇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是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疏忽大意的過失,是行為人應該遇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沒有遇見而使得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甲某并未希望致朱某死亡,是間接故意造成的。所以選擇B選項。
【例題2】(2009山西)3. 國際上用來判斷一個國家的收入分配是否平等和公平的指標是:
A. 基尼系數 B。
恩格爾系數
C. CPI D。
幸福指數
【答案】A。本題考查經濟常識;嵯禂担涸谌烤用袷杖胫校糜谶M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總收入的百分比,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恩格爾系數是國際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項重要指標。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商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幸福感是一種心理體驗,它既是對生活的客觀條件和所處狀態的一種事實判斷,又是對生活的主觀意義和滿足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它表現為在生活滿意度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積極心理體驗。而幸福指數,就是衡量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值。所以選擇A選項。
【例題3】(2009山西)9. 新中國成立60年來,在航天領域取得非凡成就,下列描述符合實際的是:
A. 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的成功,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
B. 1970年我國成功地研制并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自主研制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C. 我國是世界上第五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
D. 2003年10月發射并回收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取得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使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個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答案】A。本題考查科技常識。“東方紅一號”衛星是我國于1970年4月24日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按時間先后,我國是繼蘇、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個用自制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B項錯誤。1975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C項錯誤。我國是世界上第三個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D項說法錯誤。所以選擇A選項。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