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全球商學院教育成為了眾矢之的,甚至有人把商學院教育視為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盡管備受指責,但商學院教育永遠不會消失。”10月18日,在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舉辦的“第三屆全球商學院院長論壇”上,AACSB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認證官Jerry Trapnell指出,全球商學院教育已經處在了“十字路口”,急需變革。 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了,而新興國家仍然保持著高速增長,面對這種轉變,美國杜克大學富卡商學院院長Blair Sheppard在論壇上表示:“商學院教育必須在技術、全球化、資金以及運營模式上進行變化。” 至于未來商學院教育何去何從,在Blair Sheppard看來主要就是三個字——全球化。“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心態上,商學院教育都必須進行全球化戰略。首先是跨大學的互聯,不同學校之間、不同院系之間、不同地區與國家之間,只有各方的合作才能解決更多的問題。其次,師資的全球化,我們需要更多具有全球視野的師資力量。最后則是學生思維模式的全球化。 作為后起之秀,當前商學院教育正在國內如火如荼地展開。“目前中國有236家商學院,入學總人數超過約3萬名,預計明年將會更多。”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周林指出。 不過,周林也指出了當前中國商學院教育所面臨的幾大問題。“首先,研究能力不足,師資力量有待提高。其次,中國商學院更多培養的是管理型人才,實際上更應培養領導型人才。再次,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盈利能力,更需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不過,對于新興經濟體商學院教育的發展,在Blair Sheppard看來,首先需要新興國家政府的支持。“這一點至關重要。”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畫一張商學院的價值網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