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知及大學生的觀察 1.感知與觀察 觀察" />
第七章 認知發展與知識的領會
第一節 認知及大學生認知的發展 一、感知及大學生的觀察 1.感知與觀察 觀察是一種受思維影響的、有意識的、主動的和系統的知覺過程,也叫“思維的知覺”。 2.大學生觀察發展的特點 (1)一般知覺能力達到成熟水平,知覺的理解性在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2)觀察具有明確的目的性 (3)觀察具有敏感性和系統性 (4)觀察具有相對的深刻性和穩定性 二、思維及大學生的思維 1.思維與思維品質(思維集中反映著大腦的聰慧程度,是智力的核心因素。思維品質主要指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批判性等方面。 2.人類個體思維的發展歷程(1)言語前思維階段;(2)直覺行動思維階段;(3)具體形象思維階段;(4)形式邏輯思維階段;(5)辯證邏輯思維階段。 3.大學生思維發展的基本特點(1)處于由形式邏輯思維向辯證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2)在常規思維繼續發展的同時,創造思維也在顯著發展;(3)在思維能力高度發展的同時,形成了對思維的元認知。 第二節 教材直觀與知識的感知 一、教材直觀與知識的感知的類型和特點 直觀可分為實物直觀、模像直觀和言語直觀三種。 二、提高教材直觀與知識感知效果的條件是什么? 答:1.靈活運用各種直觀形式;2.運用感知規律,突出直觀對象的特點;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4.讓學生充分參與直觀過程。 三、教材概括與知識的理解 1.教材概括與知識理解的類型: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2.教材概括與知識的理解的一般過程(思維的一般過程): 人們運用存儲在長時記憶中的知識經驗,對外界輸入的信息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和概括的過程,就是思維過程。 3.提高教材概括與知識的理解成效的條件是什么? 答:(1)配合運用正例和反例:正例又稱肯定例證,指包含著概念或規則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聯系的例證;反例又稱否定例證,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規則的主要屬性和關鍵特征的例證。(2)提供豐富多彩的變式(3)科學的進行比較(4)啟發學生進行自覺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