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平均占用額=(期初存貨余額+期末存貨余額)/2 (反指標)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次數=存貨平均占用額×360天/銷貨成本 周轉次數越多,存貨周轉快,存貨利用效果好。周轉天數越少,存貨周轉快,存貨利用效果好。 30、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次數=賒銷收入凈額/應收賬款平均占用額 應收賬款平均占用額=(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次數 =應收賬款平均占用額×360天/賒銷收入凈額 賒銷收入凈額是銷售收入扣除銷貨退回、銷貨折扣及折讓后的賒銷凈額。 周轉次數越多,應收賬款周轉快,應收賬款利用效果好。周轉天數越少,應收賬款周轉快,應收賬款利用效果好。 31、流動資產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流動資產平均占用額 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0天/流動資產周轉次數 流動資產平均占用額=(期初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資產)/2 周轉次數越多,流動資產周轉快,流動資產利用效果好。周轉一次所需天數越少,流動資產周轉快,流動資產利用效果好。周轉一次所需天數越少,則在一定時期內流動資產周轉次數越多。 32、固定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利用率): 固定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固定資產平均凈值 固定資產平均凈值=(期初固定資產凈值+期末固定資產凈值)/2 該比率越高,固定資產的利用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如固定資產周轉率與同行業平均水平相比偏低,企業的生產效率較低,可能會影響盈利能力。 33、總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利用率):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資產平均總額 資產平均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如該比率較低,企業利用資產進行經營的效率較差,會影響盈利能力,企業應采取措施提供銷售收入或處置資產,以提高總產利用率。 34、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帳款周轉天數 35、營運資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6、在分析短期償債能力指標時,要注意的問題: (1)各指標各有側重,在分析時要結合使用;(2)指標中分母為流動負債,如有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視為流動負債; (3)財務報表中沒有列示的因素,分析時也應考慮:企業借款能力、準備出售的長期資產。 37、在分析長期償債能力指標時,要注意的問題: (1)指標中的資產總額是資產凈值總額,不是原值總額;(2)各指標各有側重,在分析時應結合使用; (3)在分析長期償債能力時,應結合盈利能力的指標來進行;(4)要考慮長期租賃、擔保責任對長期償債能力的影響。 38、利息保障倍數是息稅前盈余相當于所支付利息的倍數。企業的利息保障倍數至少要大于1. 公式:利息保證倍數=息稅前盈余/利息費用=(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39、英美等國的流動性比率較高,財務風險較小,日本、韓國的流動性比率較低,財務風險較大;英美等國的資產負債率較低,日本、韓國資產負債率較高;英美等國的盈利能力比率較高,日本、德國、法國的盈利能力比率較低。 40、莫斯特、布朗比較了美國、英國和新西蘭三國財務報告對私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和財務分析家的有用性。 41、費斯特對財務比率國際比較時考慮的因素: (1)各國會計原則體系的差異;(2)各國稅法的差異及納稅會計與財務報告會計間的差異; (3)各國融資、經營管理及其他商務活動的差異;(4)各國文化、制度和法律環境的差異。 42、影響財務比率差異的基本因素分為:會計因素和環境因素。 (1)會計因素: ①可選擇的確認營業收入的會計政策; ②可選擇的存貨估價會計政策; ⑤可選擇的資產減損和資產重估會計政策;⑥可選擇的表外負債會計政策。 (2)環境因素:不同的融資體系;②政府的影響;③不同財務報告理念。 (3)國際財務報告披露。 43、存貨估價會計政策: (1)美國常采用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2)英國不允許使用后進先出法。 (3)澳大利亞、法國、香港、日本、德國允許合并外國附屬機構使用后進先出法,國內禁止使用。 (4)日本允許使用最高價先出法。 44、大多數國家使用的攤銷和折舊方法:直線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多選) 45、英美(帳面利潤和應稅利潤內容不同)國家,公開的財務報表上采用直線法計算折舊;德國和日本(帳面利潤和應稅利潤內容一致)國家,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 46、資產發生永久性減損而不注銷資產的原因:1)總資產和公司凈價值減少;2)流動收入減少。 47、在美國,附屬公司的財務報表合并到母公司的財務報表中;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09年自考國際財務管理串講資料第二章 |
|
閱讀下一篇:09年自考國際財務管理串講資料第四章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