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職能:是國家本質的內在要求和具體體現,是國家活動的總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 兩種職能的關系:內部職能和外部職能。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辯證統一關系。加強內部職能,增強綜合國力,才能有效地實現國家的外部職能;有效地發揮外部職能,鞏固和社會發展會起到重要作用。 內部職能,從國家活動性質和方式的角度分: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 政治職能:又叫鎮壓職能,是國家的階級統治職能,是國家運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強制力,控制被統治階級,鎮壓被統治階級及一切破壞現在的政治法律秩序、社會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職能。 社會職能:統治階級運用國家權力執行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社會管理職能。 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的關系: 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社會管理職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必須依靠國家權力,所以它又與政治密切地聯系在一起。政治職能是社會職能的前提;政治職能又必須以社會職能為基礎。國家有效地實現了社會管理職能,政治統治才能夠得以持續。 第三節 國家的消亡 國家消亡的前提:是階級的消亡,隨著階級的消亡,作為解決階級矛盾的工具的國家,由于失去了作用,逐漸走向消亡。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國家是階級斗爭的工具。國家消亡是社會主義革命的結果。 國家消亡的條件:消滅階級,消滅剝削階級,消滅一切階級,消滅一切階級差別,徹底鏟除階級產生和存在的一切根源,使階級及其差別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產生。 最高級的人類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工農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之間的已經消除了,階級的差別也就不存在了。共產主義社會,才是國家消亡的條件。 必須消滅階級差別,國家才會消亡。 從經濟方面看,社會主義社會雖然解決了所有制,消除了國家存在的社會條件,但由于社會生產力水平還達不到使物質極大豐富的程度。因此,在分配領域只能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只要是按勞分配就必然存在著事實上的不平等。 從政治方面看,在社會主義社會,剝削階級雖然被消滅了,但由于國內國際各方面的因素,階級斗爭還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只要有階級斗爭存在國家就不會消亡。 其中主要是存在事實上的不平等,還需要法律規范來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只要有法,就需要有保證法律實現的具有強制性的國家機關。 階級對立和階級差別的完全消滅,是國家消亡的政治條件;舊社會分工和腦力勞動同體力勞動差別的消除,是國家消亡的社會條件;全體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是國家消亡的精神條件;在全世界消滅一切剝削制度,使全人類獲得解放,是國家消亡的國際條件;而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是國家消亡的最根本條件。 國家的消亡的途徑也是有一定的規律的。表明了過程的漸進性:是指國家消亡也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使國家消亡的經濟條件和精神條件的逐漸完備、人們之間關系的逐漸改變,作為強制性的暴力機器的國家,才逐漸地成為社會上所不需要的東西。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09年自考政治學概論筆記第一章 |
|
閱讀下一篇:09年自考政治學概論筆記第三章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