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考行測指導:貨幣政策分析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0-2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在歷年的省考中經濟部分一直是個熱點,其中一個常考點就是關于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控制貨幣供給以及調控利率等經濟活動所采取的措施,從而達到特定目標,比如抑制通過膨脹、穩定物價、實現經濟增長等。貨幣政策分為擴張性的和緊縮性的兩種。積極的貨幣政策是通過提高貨幣供應增長速度來刺激總需求,在這種政策下,利息率降低,較容易取得信貸。因此,當總需求低于經濟的生產能力時,適宜采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消極的貨幣政策是通過削減貨幣供應的增長率來降低總需求水平,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較為困難,利息率也隨之提高。因此,在通貨膨脹較嚴重時,采用消極的貨幣政策比較合適。
運用貨幣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個方面:
第一,控制貨幣發行。貨幣發行是一定時間內從央行進入流通流域的貨幣減掉回流到央行的貨幣的差額。
第二,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
第三,推行公開市場業務。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活動。
第四,改變存款準備金率。
第五,調整再貼現率。
第六,選擇性信用管制。中央銀行管理特定信用的流向與流量,其所使用的工具有:保證金比率政策、消費者信用管制及不動產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直接信用管制是指中央銀行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對銀行放款或接受存款的數量以及存款利率進行控制。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