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考申論指導:歸納概括題型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0-2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同樣是概括材料中的同一條信息,雖然兩者都表達出了相近的意思,但二者的高度卻是截然不同的。顯然,A說法過于具體,其概括能力還停留在復述階段,語言缺少必要的提煉和加工,未能把問題的本質挖掘出來;B說法相對于前者,則發生了質的飛躍。把“職能分割”、“缺少協調機制”這類深層的問題都一一剖析了出來,彰顯了答題者深刻的理性思維和高度的概括能力。如果說A說法是“站在平地上”的話,那么B說法就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B說法高就高在其對問題本質的把握上,從體制機制的深度將問題連根拔起,對深度的挖掘正是這一招的關鍵所在。
通向高度的途徑二:提升層次,拔高結論
「2008.吉林。第一題」根據給定資料反映的我國城鄉居民養老情況,對我國城鄉居民養老問題現狀進行概括。
要求:全面、有條理、有層次,字數不超過300字。
“第三,全國各地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了一些諸如居家養老、敬老院等養老服務,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導致服務設施不達標,服務內容單一,服務質量差等問題,造成老年人生活不如意”,這是某考生答案中的一條。
由分析可知,這條概括出自材料5中“但是這位老人也表示了些許遺憾:”我們這的居家養老是由社區組織的,內容比較單一,也就是洗洗衣服,打掃一下衛生,陪著買買菜,還有一些緊急呼叫之類。由于我們社區資金有限,經常出現協調得不好的情況,服務不是很到位。‘“
乍一看來,作答準確概括出了材料所涉內容,似乎無可厚非。但是在看過下面這個答案后,相信優劣高下就一目了然了。
“三是社會養老發展水平總體不高。一些諸如居家養老、敬老院等養老服務仍存在設施不達標、管理混亂、服務質量差等問題,無法適應人口老齡化形勢的要求。”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