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十大關鍵詞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1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六、科學化
2011年2月19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開班式在中央黨校舉行。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目標,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的總要求,以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突出問題為突破口,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這是繼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黨的建設科學化理念之后,在推進"科學化"上再一次提出社會管理科學化的重要理念。從科學發展觀、科學執政到黨的建設科學化、社會管理科學化,深刻反映出我們執政黨科學意識的前進與發展。
科學要尊重事實、要尊重客觀規律,要以嚴謹的態度來做事情?茖W發展觀就是要用科學的精神、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方法來處理好發展問題,使我們的發展是全面的、協調的、可持續的。用在黨的建設、社會管理上也是這個道理,就是要以科學的理論、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方法來加強黨的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科學的本質是實事求是,即從客觀實際出發,探尋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固有的而不是虛構的規律。社會規律因為涉及社會成員及其群體有意識、有意義的活動,涉及各種各樣復雜的社會關系,因而與自然規律不完全相同。在社會領域強調實事求是,也包括從社會基本共識等實際出發來分析和研究問題。
在我國,所謂社會管理科學化主要是使社會管理更加符合規律性,更加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并把一些好的理念轉化為科學的社會管理體制機制。當前,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應重點把握我國社會的發展狀況和社會成員的需求。一方面,準確把握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新特點,使社會管理更加符合發展變化著的實際,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創造新的形式;另一方面,準確把握社會成員的新需求特別是安居樂業的基本需求。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歸根結底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維護群眾利益,努力滿足群眾的愿望和需求。與此同時,應著力消除各種不符合社會管理規律的觀念和做法,如習慣"整治"、"命令"思維、主張"政府包打天下"、過于注重事后管理、過于看重硬性手段等。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