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指導:邏輯填空常犯錯誤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1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第四,對于褒揚我國人事的文字,喜歡選程度較高的詞語。
也許是因為大家判斷這個命題人的立場以及選題的立場,所以對于那些贊揚性的文字,選擇程度較高的詞語的同學占絕大多數。
例5:中國古代數學家對"一次同余論"的研究有 的獨創性和繼承性,"大衍求一術"在世界數學史上的崇高地位是不容的。正因為這樣,在西方數學史著作中,一直公正地稱求解一次同余組的剩余定理為"中國剩余定理".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完全 否定 B.明確 忽視C.絕對 動搖 D.明顯 懷疑
這道題目很多人選擇了答案C,這個答案背后是存在一種微妙的心理的,這是在肯定中國的成就,所以選"絕對"應該是更好的。去沒有人注意到后面的話:"稱求解一次同余組的剩余定理",這說明中國古代數學家對于其中的一部分有其獨創性和繼承性,而 "絕對" 的意思指獨一無二的、無條件的,很顯然不對。
根據我們講的上述幾點,提請考生做邏輯填空時有意識的規避這些思維陷阱和認知誤區,做題時做到以下幾點:
一、拋開常識。做邏輯填空時因常識而犯的錯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這也是最容易影響我們選擇的,大家在做題時一定要意識到這點,問問自己選擇這個答案是因為文中有依據,還是僅僅是常識左右了自己。
二、如果選項的差別較大時,往往側重的不是詞語辨析,而是文段的語境,既如此,應該要以文段為重心,利用關聯詞等分析文段前后句的邏輯關系,由此來尋找提示信息,最終再選擇答案。
三、改變偏見,很多時候考察的都是些很常見而普通的成語,公務員考試的目的不是要存心刁難你,考一些偏題、怪題,而是更多的考察你為文段的分析能力、對詞語的積累,不能因為沒見過,就覺得它的可能性較大,如此命題人很可能利用這點設置陷阱
總的來說,做題時一定要理性分析,而不是憑猜測,這需要大家在日常練習中培養這種意識,并不斷地去強化練習,下篇我們將就邏輯填空談談一些做題技巧。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