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考申論熱點:北京公租房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1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10年北京市公租的建設計劃是1萬套、約50萬平方米。“導則”明確了公租房應實現產業化生產——采用工廠生產的標準規格的預制成品或部品,減少現場加工材料所造成的浪費和污染。
(3)根據財政部在2010年全國兩會所作的財政預算報告,盡管2009年全國在保障性住房上的支出增加了202.7%,但一年的總支出也只有550.56億元。就是把它提高到1000億元,并全部用于公租房建設,政府一年也只能提供3333萬平方米公租房,只夠解決167萬人的住房問題。
(4)北京3個近期開工的公租房項目成本租金為22元-30元/平方米。月的消息引發持續熱議。面對部分媒體“公租房租金高”的質疑,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成本租金并非將來實際收取的租金,實際租金會比市場價低。而部分媒體則認為,若公租房單位面積租金只是“略低于市場水平”,那就喪失了保障性,并據此建議放棄建設公租房,改由直接發錢補貼“夾心層”去租商品房。
(5)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北京全市住房租賃均價為2797元/月。套,同比上漲13.2%,其中城八區為2885元/月。套,同比上漲13.49%.而2009年,北京應屆畢業生月均工資不過2472元。顯然,市場房租過快上漲,已經讓穩定房租成為繼調控房價之后的重大民生課題。此外,市場提供的出租房源大部分是多居室、大戶型,很多租房者只能通過合租等方式分攤租金壓力。
可以說,長期以來,可供租賃的商品房未必很缺,缺的是小戶型、低總價的租賃房,缺的是長期穩定、能提供正規手續與基本服務的租賃房。現實中,大量租房人長期處于不安定的心理狀態中,常為房東單方提價、突然收房轉售、不提供發票無法支取公積金等問題所苦惱。試想,即使補貼,市場會不會自動提供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的穩定租賃房源呢?有限補貼,又如何填補房租上漲的缺口和中介炒作的黑洞呢?
公租房的存在,并不只是為“夾心層”多提供一些租房選擇,也不只是為保障這部分人擁有更獨立的空間、更體面的生活。正如手中握有儲備糧就能穩定糧價一樣,掌握一定規模的公租房,政府在相當程度上就擁有了租房市場乃至整個樓市供求的“制衡器”,進而能夠更好地規范和穩定市場,緩解住房難問題。
在近期開工的3個公租房項目中,有兩個都屬于企業利用自有土地建設,將優先配租給本單位職工,這更說明北京建設公租房的任務十分緊迫,加大供給是當務之急。為此,我們需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多渠道籌措公租房房源,如何最大限度盤活社會資源投入公租房建設,如何降低公租房建設資金門檻,等等。
今年,北京計劃新建超50萬平方米公租房。在公租房從無到有、積少成多,住房保障方式從過去的以售為主轉向租售并舉乃至以租為主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提出建設性建議,比如要求政府加大對保障房的財政投入,要求公租房租金定價方式更透明、考慮中低收入人群的實際承受能力,要求公租房配租范圍逐漸擴大至外來常住人口,等等。但草率判定公租房“不夠實惠”、要求停建公租房,卻未免過于武斷和不負責任。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