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收尾階段必備應對措施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2-07 17:34:2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一、察言觀色,判斷時機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一定的發展進程,人們可以從它們所表現出的一些外部征兆來加以觀察、分析判斷,并為此采取有關的應對措施。面試的過程中主試與被試雙方面對面地面試收尾階段的應對措施觀察、交談,是一種雙向的信息溝通過程,主試通過對被試的外部行為特征的觀察與分析以及對過去行為的考察來評價其素質特征。同時,被試也在對主試進行觀察與分析判斷,對主試的個性、愛好、價值觀等進行推測,力圖使自己的回答和其他表現符合考官的要求。面試的過程主要由考官來控制,面試的每個階段都有其內容上的側重點,考官的行為也會有一些微妙的變化,應試人應善于察言觀色,判斷面試的進程,采取相應的靈活措施。
面試臨近尾聲之前,考官在談過主要問題之后,可能會提一兩個比較尖銳或敏感的問題以便深入、徹底地了解應試人的情況。在此之后,話題的選擇可能會非常隨意,有一點聊天的味道,談話十分輕松,這就已經標志著面試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
在收尾階段,考官的神情會更為自由放松,目光中“審視”的意味會明顯減少,談話語氣會顯得更加柔和,等等。考官在提問結束之前,往往要說:“我的問題完了,我想聽聽你有沒有什么問題,如果有,盡管提,我們來一起討論。”這時可以針對單位和工作本身提一些問題,提問的原則和技巧請參閱前面的有關論述。在此,再強調一次,即提問一定要謹慎,注意禮節和分寸,不要提問太多,不要讓考官因回答你的提問而費力勞神。
要留意考官的各種暗示。如果考官談笑風聲、興致正濃,你不妨多說幾句;如果考官顯得疲倦,急于休息一下,你就要盡快結束你的提問,并主動告訴考官你的提問完了。
面試過程中,應試人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向考官傳遞了大量信息,但大部分信息可能并不會引起考官的關注,難以給考官留下深刻印象。據有關專家研究表明,能給考官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只是第一印象(首因效應)和最后的整體感覺(近因效應)。由于近因效應的影響,考官對于考生最后給自己的感覺的記憶是深刻而持久的,因此考生努力在最后階段抓住時機,給考官留下美好的印象是至關重要的。
二、充滿自信地重申自己的任職資格
在面試的收尾階段,應試人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創造時機、抓住時機重申一下自己的任職資格。
你能否勝任應聘職位的工作任務,是考官最為關注的事情,你應用自己的自信心來感染考官的情緒,使他更加相信你是一個優秀的人選。重申自己的任職資格必須把握以下三個原則:一是事先要對應聘職務和職位進行分析,總結出該職務和職位的工作執行人員履行工作職責時應具備的最低資格條件。
這些條件一般包括
①必備知識。如學歷最低要求;技術技能的最低要求;管理人員應具備的對政策、法令、工作準則及有關規定或文件的通曉程度等。
②必備經驗。必備經驗指工作執行人員為完成工作任務所必須的操作能力和實際經驗。包括:執行人員過去從事同類工作或相關工作的工齡及成績;應接受的專門訓練及程度;應具備的有關操作規程、工作完成方法等活動所要求的實際能力。
③必備操作能力。根據前兩項提出的要求,由典型操作所規定的從事該項工作所需的決策能力、創造能力、組織能力、適應性、注意力、判斷力、智力以及操作熟練程度。
④必備的心理素質。即根據工作的特點所確定的工作執行人員的職業性向,包括:體能性向,如耐力、聽力、視力、靈巧、手眼配合等方面的能力、感覺辨別能力等;氣質性向,即執行人員應具備的耐心、細心、沉著、勤奮、誠實、主動性、責任感、支配性、掩飾性、情緒穩定性等氣質傾向。
另外,可以參考美國勞動部規定的16項基本工作分析項目:a工作內容; b工作職責;c有關工作的知識;d精神方面的機能;e靈巧正確的程度;f經驗;g年齡;h教育;i.技能培養;j見習制度;k和其他工作的聯系;l身體動作;m作業環境;n作業對身體的影響;o身體毛病;p所需體質。這類工作分析信息,你可以通過自己對工作的分析判斷、專家的意見、招聘廣告上的要求的條件、面試過程中考官所關心的問題以及你向考官有關工作本身的提問得到的回答等進行綜合概括而得到。在工作任職資格信息分析的基礎上,你才能有的放矢,把自己描繪成一個優秀的或合格的候選人。
二是語言要概括、簡潔、有力,不要拖泥帶水,輕重不分。重復的語言雖然有其強調的作用,但也可能使考官產生厭煩情緒,因此你最后重申的內容,應該是濃縮的精華,要突出你與眾不同的個性和特長,給考官留下幾許難忘的記憶。
三是充分展現你的自信心。身體動作要自然放松,得體適宜,語氣要堅定、肯切,態度要謙虛謹慎,給考官留下值得信賴的形象。
三、堅定肯切地重申自己的求職意愿
公務員甄選錄用一般遵循這樣一個原則:工作能力相當的情況下,優先工作動機。因為大部分考官都認為,把工作交給一個特別想得到它的人要比交給一個認為該工作無所謂或厭惡該工作的人要好得多。在學習上,我們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之類的話,其實在工作上也是如此,如果把工作交給一個以該職業、職務、職位作為理想和追求,并以其為樂,樂此不疾、忘我工作的人對組織和個人都是十分有利的,否則既不利于個人的發展進步又會給組織帶來損失。沒有很強烈求職意愿的應試人一旦被錄用以后,往往很快就會產生厭倦情緒,想換換口味,因此很快就會流失掉。
單位中人員的流失成本很大,這種成本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和機會成本。其中歷史成本包括廣告費、甄別費、錄用費、培訓費(脫產培訓和在實際工作中因缺乏經驗而損失的效率,以及過大的耗費等);重置成本意味著要發生與歷史成本大致相同的費用;而機會成本有時大得無法估計。有研究表明,求職意愿強的人員,在流動率方面低于求職意愿差的人員,而在工作效率方面,大約高于求職意愿差的人員的30%左右。因此,凡是有經驗的考官無一不注重對應試人員求職動機的考察,從而應試者在面試收尾階段,在恰當的時機堅定肯切地重申自己的求職意愿就成為十分必要和有益的事了。
應試者向考官表達自己的求職意愿,態度要明朗、堅定、誠懇,語言要有感染力,身體語言要協調配合,堅持以誠動人,以情感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幸運女神總是垂青那些誠摯、執著的人們。
四、配合考官,自然地結束面試
有經驗的考官十分重視面試結束階段的自然和流暢,避免給應試者留下某種疑惑、突然的感覺。臨近結束,考官一般都會給與應試者最后的、充分提問或重申、強調某些信息的機會。
應試人應注意察言觀色,判斷時機,抓住機會,向考官傳達一些重要的有利的信息,既要盡力表現自己,又要適可而止,見好就收。應試人員要全力配合考官,使面試在自然、輕松、愉悅的氣氛中結束。
需要指出的是,一定要讓考官自覺結束面試,應試人不要自作聰明主動提出結束面談,也不要給考官任何暗示和提醒,不要在考官結束面談之前表現出浮躁不安,如整理所攜帶的物品、頭發、衣飾等,不要表現出急欲離去或另赴約會的樣子。
五、禮貌地向考官告辭
當考官暗示或明示可以結束面試時,應試人要禮貌地與考官告辭。
告辭時一般要面帶微笑,并說感謝對方給了自己這次面試機會之類的話。例如:“非常感謝你們給了我這次難得的寶貴機會,我會為曾經參加過貴單位的面試而自豪!真心地謝謝你們,再見!”
告辭時應試者還可以說一些向考官們虛心求教的話。例如:“非常有幸能與你們談了這么多,我感覺收獲很大,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機會向你們求教……”同時,你可以向考官詢問與其聯系的方法,這時考官如果愿意的話,他可能會送你一張名片。接受名片時,應當恭恭敬敬,雙手捧接,并道感謝,這樣能夠使對方感受到對他的尊重。接過名片后,一定要仔細地看一遍,不懂之處當即請教。有時可以有意地重復一下名片上所列的對方的姓名與職務,以示仰慕。
絕不要一只手去接別人遞上的名片,也不要不看一眼就把它漫不經心地塞入口袋。接過對方的名片并做了應酬后,應當著對方的面鄭重其事地將他的名片放入自己攜帶的名片盒或名片夾之中,千萬不要搞臟或弄皺。收取了對方的名片以后,亦應迅速遞上自己的名片,若沒有則應道歉。
告辭前如果考官沒有明確告訴你什么時候可以接到面試結果通知,你可以向他提出這個問題。
辭別時應整理好隨身攜帶的物品,不要丟三落四,不要風風火火,而要從容穩重,有條不紊。出去推門或拉門時,要轉身正面面對考官,讓后身先出門,然后輕輕關上門。
六、對考場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如果在你進入面試房間前,有秘書或接待員接待你或招待你,在離去時應向他們的服務表示誠摯的感謝。
尊重和謙遜是一種風度,在面試時要表現出這種風度。尊重別人的勞動,平等待人,是一個有良好修養的表現。對工作人員表示感謝將具體體現你這種風度。“敬人者,人恒敬之”,你的付出肯定會得到應有的回報。你向工作人員表示感謝,肯定會贏得他們的好感,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尊重他人,謙虛謹慎的作風將贏得考官的好感,給他們留下美好的印象。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