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評點:公休假何以變身福利假
來源:華圖網校發布時間:2012-02-0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春節過后,各單位陸續恢復上班,而瀘西縣政府機關放過了開門炮后,工作人員又都回家休起了“回籠假”,記者調查了解到:該縣政府正月十五以后才收假。瀘西縣下轄的10個鄉鎮政府也都還在“過年”中,有的鄉鎮2月16日才收假。據悉,提前放假,節后將上班時間推遲近一周,已在當地形成了“傳統”。
對于“超時放假”,值班人員的解釋都是:基層單位由于平時工作很忙,沒有什么假期,所以才在春節放這么長的假。這真是很奇怪的邏輯,如果對于某個個人,或許有根據工作繁忙情況可進行個人特殊安排的;又或者,這縣政府是一個私營企業,老板有權決定多給員工點休假福利,在業務淡季安排短暫休業、假期延長等都是老板自己的權力,即使有什么經濟損失也是老板個人愿意承擔。但縣政府機關是個公權力機構,是人民公仆為人民服務的地方,是一個在任何一個工作日都應該開門納客,為百姓服務的場所,怎么可以人民已經上班,公仆還在集體睡覺,讓去政府辦事的群眾吃上閉門羹。
公休假是對休閑權利的尊重,越來越受重視,是進步的一種標志。然而公休假若被濫用,成為公務員的變相福利,那就是不進反退了。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他們的福利其實來自全體納稅人的貢獻。公休假是法定的帶薪休假,除此之外在正常情況下政府部門無權隨便集體放假,公休假超期放成了福利假,誰給的這個批假權力?如果某些單位確實平時工作很忙,領導體恤下屬,就應該平時把工作時間安排好錯開休假,而不是這樣集體放假,耽誤為人民服務。
這個沒有任何名分的假期,既未經公示,也不見申請,連個說明也沒有,是否考慮過對百姓如何交代?沒按時開門上班,“開門炮”卻依舊響得及時,這是放給誰聽的呢?開門炮民俗是開業之日圖個吉祥運氣,但這里是放給群眾聽,是放給領導聽,還是放給神明聽?班都不上,就放開門炮,就算領導糊弄得過去,百姓糊弄得過去嗎?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