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務員考試申論題材與題目設置特點分析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2-1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通過研究近六年的九次的申論真題,教育專家發現,北京市公務員申論考試已經有了一整套穩定的命題體系,在題材選擇和題型設置上,都有自己的特色。下面教育專家就為考生一一介紹:
一、北京市申論考試題材選擇特點
北京市申論考試的題材選擇,呈現出兩個特點:注重考查中觀問題和關注社會熱點問題。
(一)注重考查中觀問題
北京申論的命題,不同于國考熱衷于從經濟社會總體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問題,而是習慣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態五大領域的微觀層面入手,選取特定領域具體的某一主題來命題,例如,2009年上半年的“國民文明素質”和下半年的“酒后駕車與交通安全”、2010年上半年的“全民健康”和下半年的“國民健康”以及2011年的“城市規劃”,相比較與國考申論的“社會道德建設”、“海洋資源的開發與保護”等主題,北京市申論歷年所考查的題材多為中觀性問題。
(二)關注社會熱點問題
從歷年的真題來看,北京申論題材關注社會熱點問題。例如2011年北京申論考試的題材為“城市規劃”。這一主題的選擇和北京市的發展方向非常契合。2009年年底召開的北京市委十屆七次全會提出,要從建設世界城市的高度,審視首都的發展建設,提高科學發展水平、規劃建設的檔次和服務管理的水準。北京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大量的名勝古跡,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城市。在建設“世界城市”的過程中,必然面臨著傳統與現實、人口與環境、經濟與文化等方面的問題和矛盾。這一主題的選擇,同當前北京地區的社會熱點聯系緊密。
此外,2005年的“節儉辦奧運”、2007年下半年的“城市攤販管理”以及2009年下半年的“酒后駕車與全民健康”等題材都和一段時間內的社會熱點問題相關聯。這是北京市申論考試題材選擇的又一特點。
二、北京市申論考試題目設置特點
2006年以來,北京市公務員考試申論的題型設置和題量都基本穩定。
(一)四道題模式基本穩定
北京申論真題,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一直堅持四題模式,分別為歸納概括、綜合分析、提出對策或貫徹執行和文章寫作。
歸納概括題,多以概括歸納特定資料內容的形式出現,字數要求、分值和難度都相對較低,多為試卷的第一題或第一問。綜合分析題,一般是要求考生對給定資料中深層次的、隱含的意義作出理解,多角度地思考,并作出自己的推理或評價,一般緊接著歸納概括類試題出現在試卷中。
北京申論考試大綱中雖然未出現貫徹執行能力,但2010年上半年和2011年北京申論考試都考查過這一題型。這類題通常要求準確理解上級的工作目標或組織意圖,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通常有格式上的要求。提出對策題,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給定資料內容的基礎之上,發現資料中的問題,然后給出合理、有效的解決對策。文章寫作是最后一道題,無論是從分值、字數要求還是難度上來說,和其他三類題目相比,它都是最大的。文章寫作,要求考生就圍繞給定材料的核心內容,寫出一篇立意準備、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流暢等要求的的文章,是對考生文字表達能力的集中考查。
(二)題量基本穩定
教育專家發現,2006年下半年以來,北京申論試題的題目數量基本穩定,主要以概括+分析+對策+作文的四道題組合形式出現,在題目數量上,沒有任何變化。
從作答字數上來看,總字數要求基本穩定在1800—2100字之間而且各題的分布也相對穩定。通常情況下,歸納概括題和綜合分析題作答字數相差不大,提出對策或貫徹執行字數稍加但和前兩道題差別不大,穩定在100字左右;文章寫作題的字數要求在800—1000。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