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熱點:“電視問政”緣何刷新收視率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6-0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日前,武漢市交管、交委、城管以及城建委等部門負責人坐在電視直播間,通過電視、網絡直播,就承諾的交通秩序、便民自行車等問題,公開接受群眾評議。1個多小時的“問政直播”,讓局長們“如火上烤”。這檔電視問政節目成了當地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也成了媒體關注的熱點。請問你對“電視問政”有何感想?你認為如何做才能真正做到傾聽民意?
【參考答案】
現代傳播手段推動官員政治文明,也推動了公眾政治參與。“電視問政”給我的感想是:
第一,“電視問政”,像一股巨大的風暴,沖擊著政府行政的現有模式,為陽光型政府的打造,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同時也彰顯了武漢市政府執政為民的決心和信心。
第二,“電視問政”是在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上的問責,是“治庸問責”的拓展和延伸,是在操作層面上的拷問。同時,“電視問政”讓政府官員意識到誠信意識的重要,在今后的行政中,更要重諾守義,一諾千金。
第三,“電視問政”,是對市民知情權、話語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尊重,同時,這種問政方式也可以促使官員在眾目睽睽之下,算細賬,結硬賬,用這面鏡子照出自己的差距,做一個對上不愧黨,對下不愧民的好官員。
傾聽民意是實現組織工作科學化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要想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實現權為民用的目的,其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首先,官員應該主動自揭“神秘面紗”,主動接受人民群眾監督,讓組織工作進一步公開化透明化。其次,多措并舉,尊重民眾參政議政的權利,暢通與民溝通的渠道,讓群眾對組織工作“評頭論足”,充分發表意見,提出真實看法。最后,官員應放下身段,深入基層,深入人民群眾中間,“集眾思、廣眾議”,并敢于面對群眾的批評,虛心接受群眾批評,促進各項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