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輔導:急性炎癥的血液動力學改變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3-12-18

  組織受損傷后的微循環很快發生血液動力學變化,即血液的血管口徑的改變,病變發展速度取決于損傷的嚴重程度。血液動力學的變化一般按下列順序發生。

  1.細去脈短暫收縮

  損傷發生后迅即發生短暫的細動脈收縮,持續僅幾秒鐘。其機制可能是神經源性的,但某些化學介質也能引起血管收縮。

  2.血管擴張、血流加速

  先累及細動脈,隨后導致更多微血管床開放,局部血流量增加,此乃急性炎癥早期血液動力學改變的標志,也是局部紅、熱的原因。

  血管擴張的發生機制與神經和體液因素均有關。神經因素即所謂軸突反射。以炎癥介質所代表的體液因素對血管擴張的發生起更為重要的作用。

  3.血流速度減慢

  血流速度減慢是微血管通透性升高的結果。富含蛋白質的液體向血管外滲出導致血管內紅細胞濃集和粘稠度增加。最后擴張的小血管內擠滿了紅細胞,稱為血流停滯(stasis)。

  4.白細胞附壁

  隨血流停滯的出現,微血管血液中的白細胞,主要是中性粒細胞始邊集并與內皮細胞粘附,這一現象稱為白細胞附壁。隨后白細胞借阿米巴樣運動游出血管進入組織間隙。

  血液動力學變化所經歷的時間與刺激的種類和強度有關。極輕度刺激所引起的血流加快僅持續10~15分鐘,然后逐漸恢復正常;輕度刺激下血流加快,可持續幾小時,接著血流變慢,甚至停滯;較重刺激下可在15~30分鐘出現血流停滯,而嚴重損傷常僅需幾分鐘就可出現血流停滯。此外,局部血液動力學改變還與距離損傷因子遠近有關,例如皮膚燒傷病灶的中心可能已發生了血流停滯,而周邊部的血管尚處于擴張狀態。

  是小編輯為大家整理的臨床執業醫師病理學輔導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性欧美老妇乱码一区二区 | 天天在线高清手机看片 | 久久9国产影视大全99久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日本va在线电影 |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