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公路監理工程師過關題—道路與橋梁2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4-25 09:14:13
橋梁工程
1、模板制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根據設計圖紙的構件尺寸逐一核對,無誤時,方可制作或拼裝模板;模板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板面平整、光潔,尺寸準確,接縫嚴密;受力明確,裝拆方便,保證安全;模板配件符合有關規定要求,并經檢驗合格方可使用;宜選用鋼模組合模板或定型組合模板。
2、模板安裝要注意哪幾點?
1)模板安裝基礎要堅實、平整。(2)模板內側應涂刷無污染的隔離劑,不得涂刷廢機油。(3)拼裝尺寸符合設計要求并聯結牢固。(4)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防傾覆措施。(5)模板與腳手架之間不得相互聯結(模板與腳手架整體設計的除外),嚴防支架震動影響模板變形和位移;如未拔出其兩端必須設置混凝土保護層。6)縱橫帶木間距布置應合理,固定拉桿以拔出的形式為宜;金屬拉桿以未拔出處理。(7)檢查模板的平面位置及頂點標高,各結點的聯結及縱橫向穩定等情況,逐項檢查并做好記錄,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
3、現澆混凝土支架在什么情況下應進行預壓?
為保證結構的完整和良好性,支架必須滿足強度、變形和穩定性要求,同時要求支架必須設立在有足夠承載力和沉降量小于規定值的地基上。 一般地說,可通過對設計方案的比較、材料的選用使支架的強度、變形和穩定得到滿足。如對地基進行充分的處理(如混凝土樁基)或讓支架基礎處在很好的地基上,也可保證地基的變形小于10mm或兩點之差小于1/400,滿足施工要求。
對于一般的軟弱地基有時經簡單的處理后,雖然強度可得到滿足,但仍可能出現以下情況:
1)很難正確地估計其沉降量;(2)經過計算產生的沉降量偏大;(3)施工中不采用分段澆筑;(4)每次澆筑時間太長,超過初凝時間。
在以上情況下,必須對支架進行預壓以消除非彈性變形和基礎受力后的絕大部分沉降,同時可以得出試驗的基本數據及大致規律,用來估計預拱度值。
4、預應力筋的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的差值超過規定時應如何處理?
在張拉操作中,預應力筋的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之間必然會有一定的誤差,但當該誤差超過施工規范規定值的6%時,則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調整后,方可繼續張拉。
造成誤差過大的原因主要有:
(1)預應力筋的實際彈性模量與計算時的取值不一致;(2)千斤頂的拉力不準確;(3)孔道的摩阻損失計算與實際不符(如發生管道堵塞等現象);(4)量測誤差;(5)管道的位置不準確等。
在上述幾條原因中,彈性模量的取值是否正確,對伸長值的計算影響較大,對重要的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預應力筋的彈性模量應通過試驗測定。
5、較大體積的混凝土墩臺及基礎,在混凝土中可埋放25%石塊,但應符合什么規定?
答題要點:
(1)、石塊厚度不小于150mm。(2)、應選用無裂紋、無夾層且未被燒過的具體抗凍性能的石塊。(3)、石塊的抗壓強度不應低于30MPa及混凝土的強度。(4)、石塊應清洗干凈,應在搗實的混凝土中埋入一半左右。(5)、石塊應分布均勻,凈距不小于100mm,距結構側面和頂面的凈距不小于150mm,石塊不得接觸鋼筋和預埋件。(6)、受拉區混凝土或當氣溫低于0℃時,不得埋放石塊。
6、拱上結構的砌筑要符合哪些規定?
(1)、拱上結構在拱架卸架前砌筑時,應待拱圈合龍砂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30%以上后進行。
(2)、當先松架后砌拱上結構時,應待拱圈合龍砂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進行。
(3)采用分環砌筑的拱圈,應待上環合龍砂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以上后進行。
(4)采用施工壓力調整拱圈應力時,應待封拱砂漿強度達到設計規定后砌筑拱上結構。
(5)拱上結構一般應由拱腳至拱頂對稱、均衡地砌筑。
7、結構物混凝土中水泥摻量是否越多越好,為什么?
不是。水泥用太多,則產生的水化熱量很大,混凝土凝結時易產生很多的收縮裂縫,影響混凝土質量,特別是養護條件較差時更甚。
8、挖孔樁的技術要求。
①挖孔樁適用于無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且較密度的土層或風化巖層;
②若孔內產生的空氣污染物超標時,必須采用通風措施;
③根據地質和水文地質等情況,選擇孔壁支護方案報批;
④遇到巖層必須爆破時,應專門設計,嚴格控制炸藥用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強支護。
9、后張法預應力施工控制要點,伸長量、錨塞回縮計算方法。
①張拉時,構件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或規范要求;②張拉順序應符合設計要求;③預應力筋在張拉控制力達到穩定后方可錨固;④預應力筋張拉管孔道應盡早壓漿;⑤張拉采用張拉力與伸長量雙控法施工;⑥伸長量采用安裝控制應力時油缸總伸長量減去10%初應力時油缸的伸長量,再減去張拉時工具錨與工作錨之間鋼絞線長度(即工作長度)的回彈值,即10%~100%張拉應力的伸長量。
錨塞回縮采用安裝應力時油缸伸長量減去回油到10%初應力時即時讀到的油缸伸長量,再減去工作長度鋼絞線的回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