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中學教師資格證課后思考題答案四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05-11 17:04:53
91教師編寫課時計劃(教案)的一般步驟是什么?16
92教師布置作業應注意什么?16
93班級授課制的優缺點各是什么?16
94分組教學存在哪些問題?16
簡述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征。16
95德育的意義有哪些?(9.1)17
96制定德育目標的依據是什么?17
97選擇德育內容的依據是什么?17
98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是什么?17
99簡述德育過程與品德形成過程的關系。17
100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有哪些?17
101簡述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規律。18
102簡述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規律。18
103簡述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長期性和反復性規律。18
104我國中學德育的基本原則有哪些?18
105貫徹導向性原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8
106貫徹疏導原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8
107在德育過程中怎樣貫徹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18
108在德育過程中如何貫徹因材施教原則?19
109德育的基本途徑有哪些?19
110什么是說服法,運用說服法的要求有哪些?19
111什么是榜樣法,運用榜樣法的要求有哪些?19
112鍛煉法的含義和要求是什么?19
113陶冶法是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19
114認知性道德發展模式實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19
115道德兩難問題的意義如何?19
116設計道德兩難情境的要求是什么?20
117圍繞社會學習論的道德教育的內容包括哪些?20
118班級管理的功能有哪些?(10.1)20
119班級的規章制度由哪些部分組成?20
120當前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是什么?20
121怎樣才能建立起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機制?20
122班集體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0
123良好的班集體具有哪些教育作用?20
124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21
125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內容有哪些?21
126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有哪些?21
參考答案:
教師編寫課時計劃(教案)的一般步驟是什么?
(1)進一步研究教材,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
(2)確定本課時的教學目的;
(3)考慮課的進行步驟,確定課的結構,分配教學進程中各個步驟的時間。;
(4)考慮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具的準備和使用方法及板書設計
(5)寫出課時計劃(教案)。
教師布置作業應注意什么?
(1)作業的內容要符合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2)作業分量要適當,難度要適度;
(3)布置作業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并規定完成的時間;
(4)教師應經常檢查和批改學生的作業。
班級授課制的優缺點各是什么?
班級授課制的優點:
(1)有利于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地培養人才;
(2)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3)有利于發揮班級體的教學作用。
班級授課制的缺點:
(1)強調系統書本知識的學習,容易產生理論與實際脫節。
(2)強調教學過程的標準、同步、統一,難以完全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于因材施教。
分組教學存在哪些問題?
(1)很難科學地鑒別學生的能力和水平;
(2)在對待分組教學上,學生、家長和教師的意愿常常與學校的要求相矛盾;
(3)分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學生容易產生驕傲,使普通班、慢班學生的積極性降低。
簡述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征。
(1)綜合型。選擇或制定教學策略必須對教學內容、媒體、組織形式、方法、步驟和技術等要素加以綜合考慮。
(2)可操作性。教學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學原則,也不是在某種教學思想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教學模式,而是可供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參照執行或操作的方案,有著明確具體的內容。
(3)靈活性。教學策略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并參照學生的初始狀態,選擇最適宜的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并將其組合起來,保證教學過程的有效進行。
德育的意義有哪些?(9.1)
(1)德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條件和保證;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條件和保證;
(3)德育是實現教育目的的條件和保證。
制定德育目標的依據是什么?
(1)時代與社會發展需要;
(2)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傳統;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規律及心理特征。
選擇德育內容的依據是什么?
(1)德育目標,決定德育內容的性質;
(2)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特征,決定德育內容深度和廣度;
(3)德育所面對的時代牲和學生思想實際,決定德育內容針對性和有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是什么?
(1)針對大多數心理健康的學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預防心理障礙的發生,促進學生心理機能、人格的發展和完善。
(2)就有心理障礙的學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針對少數有心理疾病的學生進行心理咨詢與治療。
簡述德育過程與品德形成過程的關系。
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1)區別:德育過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和發展受教育者品德的過程;而品德形成過程則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結構不斷建構完善的過程。
(2)聯系: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發展規律,才能有效地促進人的品德形成發展,而人的品德形成發展也離不開德育因素的影響。
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有哪些?
(1)學生的知、情、意、行諸因素統一發展的規律;
(2)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規律;
(3)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規律;
(4)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長期性和反復性規律。
92教師布置作業應注意什么?16
93班級授課制的優缺點各是什么?16
94分組教學存在哪些問題?16
簡述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征。16
95德育的意義有哪些?(9.1)17
96制定德育目標的依據是什么?17
97選擇德育內容的依據是什么?17
98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是什么?17
99簡述德育過程與品德形成過程的關系。17
100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有哪些?17
101簡述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規律。18
102簡述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規律。18
103簡述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長期性和反復性規律。18
104我國中學德育的基本原則有哪些?18
105貫徹導向性原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8
106貫徹疏導原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8
107在德育過程中怎樣貫徹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18
108在德育過程中如何貫徹因材施教原則?19
109德育的基本途徑有哪些?19
110什么是說服法,運用說服法的要求有哪些?19
111什么是榜樣法,運用榜樣法的要求有哪些?19
112鍛煉法的含義和要求是什么?19
113陶冶法是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19
114認知性道德發展模式實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19
115道德兩難問題的意義如何?19
116設計道德兩難情境的要求是什么?20
117圍繞社會學習論的道德教育的內容包括哪些?20
118班級管理的功能有哪些?(10.1)20
119班級的規章制度由哪些部分組成?20
120當前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是什么?20
121怎樣才能建立起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機制?20
122班集體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0
123良好的班集體具有哪些教育作用?20
124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21
125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內容有哪些?21
126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有哪些?21
參考答案:
教師編寫課時計劃(教案)的一般步驟是什么?
(1)進一步研究教材,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
(2)確定本課時的教學目的;
(3)考慮課的進行步驟,確定課的結構,分配教學進程中各個步驟的時間。;
(4)考慮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具的準備和使用方法及板書設計
(5)寫出課時計劃(教案)。
教師布置作業應注意什么?
(1)作業的內容要符合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2)作業分量要適當,難度要適度;
(3)布置作業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并規定完成的時間;
(4)教師應經常檢查和批改學生的作業。
班級授課制的優缺點各是什么?
班級授課制的優點:
(1)有利于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地培養人才;
(2)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3)有利于發揮班級體的教學作用。
班級授課制的缺點:
(1)強調系統書本知識的學習,容易產生理論與實際脫節。
(2)強調教學過程的標準、同步、統一,難以完全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于因材施教。
分組教學存在哪些問題?
(1)很難科學地鑒別學生的能力和水平;
(2)在對待分組教學上,學生、家長和教師的意愿常常與學校的要求相矛盾;
(3)分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學生容易產生驕傲,使普通班、慢班學生的積極性降低。
簡述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征。
(1)綜合型。選擇或制定教學策略必須對教學內容、媒體、組織形式、方法、步驟和技術等要素加以綜合考慮。
(2)可操作性。教學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學原則,也不是在某種教學思想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教學模式,而是可供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參照執行或操作的方案,有著明確具體的內容。
(3)靈活性。教學策略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并參照學生的初始狀態,選擇最適宜的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并將其組合起來,保證教學過程的有效進行。
德育的意義有哪些?(9.1)
(1)德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條件和保證;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條件和保證;
(3)德育是實現教育目的的條件和保證。
制定德育目標的依據是什么?
(1)時代與社會發展需要;
(2)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傳統;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規律及心理特征。
選擇德育內容的依據是什么?
(1)德育目標,決定德育內容的性質;
(2)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特征,決定德育內容深度和廣度;
(3)德育所面對的時代牲和學生思想實際,決定德育內容針對性和有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是什么?
(1)針對大多數心理健康的學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預防心理障礙的發生,促進學生心理機能、人格的發展和完善。
(2)就有心理障礙的學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針對少數有心理疾病的學生進行心理咨詢與治療。
簡述德育過程與品德形成過程的關系。
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1)區別:德育過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和發展受教育者品德的過程;而品德形成過程則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結構不斷建構完善的過程。
(2)聯系: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發展規律,才能有效地促進人的品德形成發展,而人的品德形成發展也離不開德育因素的影響。
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有哪些?
(1)學生的知、情、意、行諸因素統一發展的規律;
(2)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規律;
(3)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規律;
(4)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長期性和反復性規律。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