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內科輔導:過敏性紫癜病因和發病機制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09-22
過敏性紫癜:一種常見的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機體對某些致敏物質發生變態反應,導致毛細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滲,產生皮膚紫癜、粘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可同時出現皮膚水腫、蕁麻疹等其他過敏表現。
一、常見原因
(一)感染
細菌、病毒、寄生蟲。
(二)食物
異體蛋白:海產品、雞、牛奶等。
(三)藥物
抗生素、解熱鎮痛劑、鎮靜劑等。
(四)物理因素
花粉、塵埃、菌苗或疫苗接種、蟲咬、受涼及寒冷刺激等。
二、發病機制
過敏性紫癜為免疫因素介導的一種全身血管炎癥。
1.蛋白質及其他大分子致敏原作為抗原,引起全身血管炎癥反應,除見于皮膚、黏膜小動脈及毛細血管外,還可累及腸道、腎和關節腔等部位小血管。
2.小分子致敏原作為半抗原,與體內某些蛋白質結合構成抗原,引起血管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