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過程含有角色期待、角色領悟和角色實踐三個要素。 (一)角色期待 個體承擔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與社會對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會公眾對其 行為方式的要求與期望。如果個體偏離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異議或反對。 (二)角色領悟 角色領悟,也就是個體對角色的認識和理解。個體往往根據(jù)他人的期待不斷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塑造自己。 (三)角色實踐 在角色期待與角色領悟的基礎上,個體實際在社會生活中表現(xiàn)其社會角色的過程。 四、角色失調 并不是每個人,也并不是每個人每個時候都能清楚并且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的。人們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常常會產(chǎn)生矛盾、障礙,甚至遭遇失效,這就是角色失調。常見的角色失調有四種形式:角色沖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斷及角色失敗。 (一)角色沖突 個體在不同條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與角色。如果它們互不相容,出現(xiàn)矛盾,個體在心理上就會感到角色沖突。角色沖突有角色間沖突和角色內(nèi)沖突。角色問沖突主要是指同一主體的兩個或兩個以上角色之間的矛盾所導致的沖突,比如教師,既需要權威者的角色,又需要和學生作朋友,這兩種角色有時難以協(xié)調;角色內(nèi)沖突主要是由于人們對同一角色有不同的期待所引起的沖突,例如教師的社會角色,國家期望教師在提高學生的素質下功夫,而家長和管理部門要求多做提高升學率的工作,經(jīng)常會發(fā)生矛盾。 (二)角色不清 個體對其扮演的角色認識不清楚,或者公眾對社會變遷期間出現(xiàn)的新角色認識不清,還未能形成對這一新角色的社會期待,都會造成角色不清。個體在角色不清時往往會產(chǎn)生應激反應,出現(xiàn)焦慮和不滿足感。 (三)角色中斷 由于各種原因使個體的角色扮演發(fā)生中途問斷的現(xiàn)象。比如從舊角色退出來了,卻不知如何或來不及建立新角色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就會造成角色中斷。 (四)角色失敗 這是最嚴重的角色失調,角色承擔者不得不退出舞臺,放棄原有角色。比如官員由于瀆職下臺,就是角色失敗。 一、目我 自我是心理學的古老課題。l9世紀末美國學者詹姆斯(W.James)曾對此做過廣泛而深刻的研究。20世紀70年代,自我及其評價、自我測量又重新成為社會心理學的熱點研究領域之一。 (一)自我的概念 自我,亦稱自我意識或自我概念,是個體對自己存在狀態(tài)的認知。包括對自己生理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人際關系及社會角色的認知。 主我與客我,這是詹姆斯關于自我的概念,前者是認識的主體,是主動的自我,是進行中的意識流;后者是認識的對象,即被觀察者,它包括一個人所持有的關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識與信念。主我是自我的動力成分,是活動的過程,客我則制約主我的活動。 鏡我,是由他人的判斷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米德認為,我們所隸屬的社會群體是我們觀察自己的一面鏡子。個體的自我概念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體認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 羅杰斯(C.Rogers)認為,自我概念比真實自我對個體的行為及人格有更為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是個體自我知覺的體系與認識自己的方式。 (二)自我的結構 自我主要有五個層面,即物質自我、心理自我、社會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 1.物質自我 是其他自我的載體,是個體如何看自己身體的層面。 2.心理自我是個體態(tài)度、信念、價值觀念及人格特征的總和,是個體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層面。 3.社會自我 處于社會關系、社會身份與社會資格中的自我,即個體扮演的社會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社會如何看待個體同時被個體意識到的層面。 4.理想自我 個體期待自己是怎樣的人,即在其理想中,“我”該是怎樣的人。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的差距往往是個體行動的重要原因。 5.反思自我 個體如何評價他人和社會對自己的看法,這是自我概念反饋的層面。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個體內(nèi)在的一致性。個體行為的穩(wěn)定性和一致性的關鍵是個體怎樣認識自己。通過維持內(nèi)在一致性,自我概念實際引導著個體行為。 2.解釋經(jīng)驗。某種經(jīng)驗對個體的意義是由其自我概念決定的。不同個體對相同的經(jīng)驗有不同的解釋,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的自我概念不同。 3.決定期待。在不同情境中個體對事物的期待,對自己行為的解釋與自我期待均取決于個體的自我概念。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發(fā)展 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發(fā)展大致經(jīng)歷三個階段,即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1.生理自我 這是自我概念的原始形態(tài),主要是個體對自己軀體的認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與愛護感等,使個體認識到自己的存在。生理自我始于出生8個月左右,3歲左右基本成熟。 2.社會自我 大致從3歲到l3、14歲,這個時期社會自我處于自我的中心,人們能了解社會對自己的期待,并根據(jù)社會期待調整自己的行動。 3.心理自我 這階段需時10年左右,大約從青春期到成年。發(fā)展到此階段,個體能知覺和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活動及其特征和狀態(tài),并根據(jù)社會需要和自身發(fā)展的要求調控自己的心理與行為。 由于自我概念的發(fā)展,個體開始逐漸脫離對成人的依賴,表現(xiàn)出主動和獨立的特點,強調自我的價值與自我理想。特別重要的是發(fā)展了自尊和自信心——自我概念中兩個主要因素。 (五)自我概念的測量 有一種定性測量自我概念的方法——“我是誰”。這種測量簡單易行。要求被試者在六七分鐘內(nèi)寫出l5個“我是誰”的敘述句。要求他們:這些句子是為你自己而不是為別人寫的;按照你思考時的順序來寫,不必考慮其中的重要性和邏輯關系。我是誰 |
級 別 | 課 程 | 課時 | 學費 | 試聽 | 報名 |
二 級 |
全程班 | 130 | ¥1700 | 試 聽 | ![]() |
精講班(基礎知識+專業(yè)技能) | 130 | ¥900 | 試 聽 | ![]() |
|
沖刺班 |
28 | ¥500 | 試 聽 | ![]() |
|
真題?及(3套真題) | 6 | ¥200 | 試 聽 | ![]() |
|
心理診斷技能 | 8 | ¥150 | 試 聽 | ![]() |
|
論文指導 | 2 | ¥50 | 試 聽 | ![]() |
|
三 級 |
全程班 | 100 | ¥1400 | 試 聽 | ![]() |
精講班(基礎知識+專業(yè)技能) | 100 | ¥800 | 試 聽 | ![]() |
|
沖刺班 | 22 | ¥400 | 試 聽 | ![]() |
|
真題模考班(3套真題) | 22 | ¥400 | 試 聽 | ![]() |
|
心理診斷技能 | 3 | ¥100 | 試 聽 | ![]() |
|
二級:全程+沖刺=1700元(原價2640元) 套餐A900元(原價1840元),套餐B500元(原價940) 三級:全程+沖刺=1400元(原價2240元) 套餐A800元(原價1640元),套餐B400元(原價840) |
熱門資料下載: |
心理咨詢師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心理咨詢師考試復習輔導:身份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