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強度與活動效率的關系 動機引發與維持活動,對提高活動效率有重要意義。但動機強度與活動效率之間并不呈正的線性關系。一般說來,動機強度與活動效率之間的關系大致呈倒u型曲線,i≥ll,b等強度的動機,活動效率最高。動機強度過低或過高,均會導致活動效率下降。根據研究,每種活動都存在最佳的動機水平,這種最佳水平隨活動的性質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且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比較簡單的任務中,活動效率隨動機的提高而上升;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最佳動機水平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人的社會動機主要是社會學習的結果,個體的社會動機與他所處的環境、社會文化等因素有密切關系。社會動機種類很多,本單元主要介紹五種:親合動機、成就動機、權力動機、侵犯動機及利他動機。侵犯動機和利他動機,人們更關注它們所引導的行為及其后果,所以我們從社會行為的角度來介紹它們。 一、集合動祝 親合是個體害怕孤獨,希望與他人在一起,建立協作和友好聯系的一種心理傾向。親合即合群,是人際吸引的最低層次。親合需要引起親合動機,而親合動機則導致親合行為。 (一)親合的起源 親合起源于依戀。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合群在個體生命早期的表現是親子間的依戀,即嬰兒對雙親的出現有積極的反應,愿意和父母在一起的現象。嬰兒驚恐不安時會尋找父母,如果雙親在場,這種不安的狀態就會緩解。 依戀的產生有先天因素的影響。例如嬰兒的哭和笑都是不經學習就會的本能行為,哭和笑有助于依戀的形成。同時,父母的出現使嬰兒微笑,停止哭泣,這本身是一種強化。沒有這種強化,嬰兒也難于對父母形成強烈的依戀。因此,可以說某些先天行為模式是依戀的基礎,通過親子間的相互強化,這些模式得以發揮作用。 (二)親合的作用 1.滿足個體的某些社會性需要 個體通過與他人建立聯系,滿足某些社會性的需要,比如交往與尊重的需要、愛的需要等等。 2.獲得信息 個體在孤單環境中信息來源很少,會產生不適應和不安全的感覺。親合使個體獲得對其生存與發展有意義的信息。 3.減輕心理壓力 高興時與他人在一起可以共享快樂;痛苦時與他人在一起可以排解憂愁。 4.避免窘境 在明顯需要親合行為的情境下,如果無人做伴,往往使他人對個體有某種負面的評價。這種情況下,親合可使個體避免窘境。 (三)影響親合的因素 1.情境因素 群體在面臨外界壓力的情境下,會產生親合的需要。壓力越大,群體成員的親合動機越強。悲慘情境也能加強人們的親合動機。 對社會隔離’(剝奪)者,比如單獨關押的犯人、遇難船只的幸存者、探險家等的研究表明,他們由于較長時間的獨處,缺乏親合,往往產生某些心理和精神障礙的癥狀。 2.情緒因素 從親合產生的心理背景看,親合與人的情緒狀態有密切關系。恐懼是現實危險引起的情緒體驗,恐懼情緒越強烈,親合傾向越明顯。焦慮是非現實危險引起的情緒體驗,高焦慮者親合傾向較低,因為在焦慮狀況下,與他人在一起不但不能減少焦慮,反而可能增加焦慮。 3.出生順序 出生順序是影響親合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西方心理學研究表明,長子、長女恐懼時的合群傾向要比他們的弟妹們更明顯,在同一家庭中,這種合群傾向按出生順序遞減。這可能是因為在多子女家庭中,雙親對第一個孩子關心照料更多,使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較大的緣故。 二、廢就動亂 成就動機是個體追求自認為重要的有價值的工作,并使之達到完善狀態的動機。即個體在各種情境下,追求成功與成就的動機。成就動機是一種基本的社會動機。美國學者麥克利蘭(D.C.McClelland,1966)在成就動機的研究中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 (一)成就動機的重要性 1.個體的發展,有賴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動機。高成就動機,會使個體敢冒風險,勇于進取,最終取得較高水平的成就。 2.經濟的快速成長,社會的高度發展,人口、資源、技術等要素不可或缺,但全社會較高水平的成就動機也非常關鍵。 (二)抱負水平 抱負水平是個體從事某種實際工作前,對自己可能達到的成就目標的主觀估計。抱負水平代表個體的一種主觀愿望,它與個體的實際成就可能會有差距。抱負水平與成就動機有密切聯系,個體抱負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其成就動機強弱。如遇事想做、想做好、想超過他人,則個體的抱負水平就會較高。抱負水平與個體已往的成敗經驗也有關系,成功的經驗可提高抱負水平,失敗經驗則降低個體的抱負水平。 (三)影響成就動機的因素 1.目標的吸引力 目標的吸引力越大,個體主觀能動性發揮的程度越大,成就動機越高。 2.風險與成敗的主觀概率 很有把握的事與無獲勝機會的事均不會激發高的成就動機。很有把握的事情,風險小,對個體缺乏挑戰?I>k;無獲勝機會的事情,個體成功的主觀概率低,不能滿足個體的成就需要。這兩種情況下,目標的價值都較小,成就動機的激勵作用也小。 3.個體施展才干的機會 個體為實現目標,施展自己才干的機會越多,其成就動機就越強。 (四)培養兒童成就動機應注意的問題 成就動機是習得的社會動機,培養兒童高水平的成就動機應注意以下問題: 1.家庭教養方式。研究發現,家長對兒童的自律訓練的嚴格程度與兒童成就動機呈正相關,即家長對其子女的自律訓練越嚴格,他們的成就動機就越強。此外’,和諧的家庭氛圍,指導、勸告式的引導可以使兒童的成就動機發展較好,兒童對追求成功的熱情較高;而過度管束和限制,會使兒童獨立性發展較差,成人后往往缺乏創造性和競爭力,l771為他們缺乏成就需要。因此,從小就應培養兒童的成就感,這是成年后自我實現高峰體驗的基礎。 2.強調成就、追求成就的社會氛圍。社會氛圍對個體成就動機具有深刻的影響。麥克利蘭研究并測量了三十多個國家的兒童讀物,發現在高度發展的國家里,兒童讀物中有較多的關于成就和成功的內容,一個社會形成的高成就動機的氛圍有益于其成員成就動機的提高。家長給孩子選好學校讀書,一方面是這種學校有好的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有你追我趕的成就氛圍。 麥克利蘭的成就動機理論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麥克利蘭(D.C.McClelland)是社會動機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他從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對人的需要和動機進行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成就動機理論。 麥克利蘭認為,具有強烈成就需要的人渴望將事情做得更快、更好,獲得更大的成功,他們追求在爭取成功的過程中克服困難、解決難題、努力奮斗的樂趣,以及成功之后的個人的成就感,他們并不看重成功所帶來的物質獎勵。個體的成就動機與他們所處的經濟、文化、社會等因素有關。麥克利蘭發現高成就動機個體的特點是:他們尋求能發揮其獨立處理問題能力的工作環境;他們希望得到有關工作績效的及時明確的反饋信息,從而了解自己是否有所進步,不太在乎別人對他們的態度;他們喜歡設立具有適度挑戰性的目標,不喜歡憑運氣獲得的成功。高成就動機者事業心強,有進取心,敢冒一定的風險,比較實際,大多是進取的現實主義者。 高成就動機的個體對于自己感到成敗機會差不多相等的工作,表現得最為出色。他們不喜歡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的工作,這種工作具有偶然性,無法滿足他們的成就需要;他們也不喜歡成功的可能性很高的工作,因為這種輕而易舉的成功對于他們不具有挑戰性。他們喜歡設定通過自身的努力才能達到的奮斗目標。成敗可能性均等時,才是一種能從自身的奮斗中體驗成功的喜悅與滿足的最佳機會。 麥克利蘭還認為,個體的高成就動機可以通過教育和培訓來培養。 |
級 別 | 課 程 | 課時 | 學費 | 試聽 | 報名 |
二 級 |
全程班 | 130 | ¥1700 | 試 聽 | ![]() |
精講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 | 130 | ¥900 | 試 聽 | ![]() |
|
沖刺班 |
28 | ¥500 | 試 聽 | ![]() |
|
真題模考班(3套真題) | 6 | ¥200 | 試 聽 | ![]() |
|
心理診斷技能 | 8 | ¥150 | 試 聽 | ![]() |
|
論文指導 | 2 | ¥50 | 試 聽 | ![]() |
|
三 級 |
全程班 | 100 | ¥1400 | 試 聽 | ![]() |
精講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 | 100 | ¥800 | 試 聽 | ![]() |
|
沖刺班 | 22 | ¥400 | 試 聽 | ![]() |
|
真題模考班(3套真題) | 22 | ¥400 | 試 聽 | ![]() |
|
心理診斷技能 | 3 | ¥100 | 試 聽 | ![]() |
|
二級:全程+沖刺=1700元(原價2640元) 套餐A900元(原價1840元),套餐B500元(原價940) 三級:全程+沖刺=1400元(原價2240元) 套餐A800元(原價1640元),套餐B400元(原價840) |
熱門資料下載: |
心理咨詢師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心理咨詢師考試復習輔導:權力動機 |
|
閱讀下一篇:心理咨詢師考試復習輔導:歸因原則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