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課程  書店 學校  題庫 論壇  網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鄭州 | 天津
報名咨詢熱線:010-51268840、51268841
教師資格考試網
 新聞資訊  報考指南  政策大綱   經驗心得   優秀推薦課程   教師資格備考圈   答疑交流區
 考試科目: 心理學: 歷年真題 | 模擬試題 | 學習輔導 教育學: 歷年真題 | 模擬試題 | 幼兒 | 小學 | 中學  普通話  說課   愛童世紀教育中心

2011年山東中學教育學考點綜合復習第三章

作者:不詳   發布時間:2010-11-03 09:07:44  來源:網絡
  • 文章正文
  • 資料下載
  • 圈子話題
  • 論壇

2011年山東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學考點綜合復習第三章 

  第三章 教育與人的身心發展

  人是主體與客體的統一,這是人與其他事物的根本區別:1、人是認識和實踐、社會和歷史的主體。2、人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改造的客體。3、人是主體和客體的統一。

  為什么說人是主體和客體的統一? 這是因為一方面,當人作為主體進行認識和實踐時,他同時又是一個認識和實踐的客體。另一方面,當人把自己作為客體來認識和實踐時,他認識到 自己是主體,體現著自己的主體屬性。

  人的特點及其對教育的要求。

  人是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統一。人的自然性是指人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屬性。人的社會性是指人是社會存在物,具有社會屬性?傊,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會性,是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統一。人的自然性與社會性統一的觀點是科學地進行教育的出發點。教育要培養人不能脫離社會關系,必須依據社會關系的需要并在社會關系中進行。同時,教育也要重視人的自然性,要按照人的發展規律進行教育。

  人是受動性與能動性的統一。人的受動性是指人的生存和發展既要受到自身條件和自然環境的制約,又要受到社會環境的限制。人向什么方向發展,如何發展,發展的程度如何,都要受到自然和社會條件的限制。人的能動性是指人能夠按照自己的主觀愿望發展自己。人的能動性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主體活動的目的性、計劃性和預見性,主體活動的選擇性,主體創造性。總之,人既具有受動性,又具有能動性,人既是主體,又是客體,是兩者的統一。人的受動性是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但從根本上說,人的本質在于人的能動性。人的受動性和能動性的統一觀點是科學教育觀的客觀依據。在重視社會條件和教育對人的發展作用的基礎上,還要把教育同人的自覺積極性結合起來。教育必須充分考慮人的主觀能動性,既要把學生看成教育的活動的客體,更要把學生看成教育活動的主體;既要發揮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

  人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人的共性是指存在于人類一般特性之中,貫穿于一切歷史階段之上,使人根本有別于動物的特性。個性是單個人所具有的屬性或特征的總和,它表示的是某個人區別于其他人的特殊性。人的共性和個性統一的觀點要求在教育上,一方面要堅持統一的教育要求,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全面發展;另一方面要堅持在個人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發揮個人特長。

  人的身心發展的含義:人的身心發展是指個體從出生到死亡的變化過程。其包括個體的發展和心理的發展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身體的發展包括肌體的發育和體質的增強兩部分。心理的發展包括認知和意向兩方面的發展。身體的發展是心理發展的物質基礎。腦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腦的機能,心理的發展不僅寓于身體發展之中,而且隨著身體的發展而發展。同樣,認識、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過程和特征,也總是制約著身體的正常發展。因此教育促進人的身心發展,必須是促進人的身心的和諧發展。

 。1) 人的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1、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漸進地做好教育工作。2、人的身心發展的階段性:人的身心發展的階段性是指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來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人的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規律,決定了教育工作必須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分階段進行。在教育教學的要求、教育內容和方法的選擇上注意各階段間的銜接和過渡。3、人的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人的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是指個體身心發展不是一個勻速前進的過程。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發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變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發展的不平衡性。 發展關鍵期:是指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于形成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對個體某一方面的訓練可以獲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發揮個體在這一方面的潛力。教育教學工作要抓住關鍵期,以求在最短時間內取得最佳的效果。4、人的身心發展的互補性。人的身心發展的互補性反映個體身心發展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它首先指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后,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部分補償。人的身心發展的互補性規律,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樹立信心,相信每一個學生,特別是暫時落后或其他方面的缺陷的學生,通過其他方面的補償性發展,都會達到與一般正常學生一樣的發展水平。其次要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發現學生的優勢,揚長避短,激發學生自我發展的信心和自覺性。5、人的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人的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是指個體之間的身心發展以及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同方面之間存在著發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人的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規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別差異,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各得其所的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三、關于人的身心發展的典型觀點:1、遺傳決定論。遺傳決定論的代表人物是英國的高爾登和富國的霍爾,其基本觀點是人的發展是由人的本能決定的,后天的環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緩的作用。此論的典型言論是:一兩遺傳勝過一噸教育。 2、環境決定論。環境決定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華生,其基本觀點是:人的發展是由后天的環境決定的。環境決定論的典型言論是“合我一打健全的兒童,一個由我支配的環境,我可以保證,無論這些兒童的祖先如何,我都榻把他們培養成為任何一種人,或者是政治家、軍事家、律師,抑或是乞丐、盜賊。” 3、二因素論。此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吳偉士和德國的施太倫,其基本觀點是:人的發展是由遺傳和環境共同決定的。 以上三種觀點各執一詞,片面地強調某一方面的作用,不僅在理論上行不通,在實踐上也是有害的。

  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主要有遺傳、環境和學校教育

  一、遺傳素質及其作用:遺傳是上一代將種系特征傳遞繃帶下一代的活動。遺傳為人的身心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為人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1、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生物前提。人的發展總是要以遺傳獲得的生理組織及一定的生命力為前提的。遺傳焉的特點,特別是人的大腦神經系統對人的發展有直接關系。

  2、遺傳素質的個別差異為人的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提供了最初的可能。遺傳素質存在著個別差異,表現在高級神經活動類型、感覺器官的結構和機能等方面,這些差別是個性形成的生理基礎,是人的個別差異的最初原因。

  3、遺傳素質的成熟機制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的水平及階段。 兒童的遺傳素質是逐步成熟的。人剛出生時,各種身體器官的構造和機能是不完備的,它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成熟,都符合年齡解剖學規律。

  4、不宜夸大遺傳素質作用。遺傳素質僅為人的身心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為人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不是決定人的身心發展的現實性。而且遺傳素質會隨著環境的改變和人類實踐活動的深入而改變。“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就說明了這一點。當然這種改變是非常緩慢的。

  二、環境及其作用:所謂環境是指圍繞在人們周圍并對人的生存和生活發展發生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兩個方面。其作用是:1、環境使遺傳提供的發展可能性變成現實。與生俱來的遺傳素質能否適時發展以及向什么方向發展,并不是由遺傳本身決定的,而是由環境決定的。2、環境決定人的身心發展方向、水平、速度和個別差異。在不同的社會生活條件下,人的身心發展方向、水平、速度均不同,主要取決于社會生產、科學文化發展水平的差異。3、環境的決定作用是通過人的內部因素實現的。環境對于人類的身心發展來說是外部因素,外部因素要通過內部因素才能起作用。

  三、學校教育及其作用:

  1、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原因是什么?第一、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人的活動。第二、學校教育是通過受過專門訓練的教師來進行的。第三、學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協調影響學生發展的各種因素。

  2、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主導作用的表現:第一、學校教育對人的個體發展作出社會性規范。第二、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第三、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學校教育的內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礎性,因而對人今后的進一步學習具有長遠的價值。第四、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熱門資料下載:
教師資格考試論壇熱貼: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教師培訓咨詢電話:010-51294794
報考直通車
 
·報名時間:一般在每年的六月至九月
·考試時間:一般在10月至12月間
·報名條件:適應教師需要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公民
教師考試科目輔導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一级a毛大片在线电影 色七七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在线观看黄AⅤ免费观看 | 欧美国产一级免费在线视频 |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1000 | 亚洲精品911在线 | 日韩在线看精品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无线码永久免费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