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論述題(10分)
試論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 答案要點:
(1)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正由理想走向現實。
(2)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成為現代教育規律之一。
(3)教育的民主化向縱深發展。
(4)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攜手并進。
(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樣化。
(6)終身教育成為現代教育的教育理念。
(7)實現教育現代化是各國教育的共同追求。
七、實例分析(8分)
試用有關教育理論分析下文中所述事例:
傷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可觀者,邑人奇之,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竭于邑人.不使學。予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人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歸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答案要點:
1.這是宋代王安石的一篇關于青少年教育問題的文章。講述了“神童”方仲永因家長“不使學”而最終并沒有成材的故事。
2.方仲永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遺傳素質是人的發展的物質基礎,只能為人的發展提供一種可能性。離開環境的影響和良好的教育,這種可能性就無法轉變為現實的發展。方仲永五歲時,已能“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可謂天資聰慧,但因其父只知“日扳仲永環遏于人”卻“不使學”,致使方仲永十二三歲已“不能稱前人之聞”,二十來歲已“泯然眾人矣”。
3.方仲永由神童到“泯然眾人”的經歷說明,良好的先天素質是智力超常的前提,優良的環境與精心的教育者是兒童超常發展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