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發展的含義 行政系統為了適應行政環境的變化和提高行政效率,按照行政管理的客觀規律,變革行政體系,改善行政活動方式和行政關系,以改善生存狀態,提升行政能力,更好地執行國家政治意志,促進社會協調發展的過程。 二、行政發展的特點。 1、行政發展是一個具有積極意義的良性互動過程。2、行政發展是一個有利于社會穩定和秩序化的過程。3、行政發展是一種制度支撐下的行政動態過程。4、行政發展是一個整體性的系統變化發展過程。 三、行政發展在內涵上大都具備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行政體系的能力發展過程。二是行政體系的功能改善過程。三是行政關系的改善過程。四是行政體系的結構優化過程。 四、行政發展模式的含義:是指行政發展的特點、方式、途徑與過程的總稱。 五、按照地區特點來劃分:英美模式、法德模式、希臘模式、內源式發展模式、外源式發展模式。 六、按照行政發展的內容來劃分:以解除政府管制的改革方式來實現的行政發展模式、以實現企業家政府的改革方式來實現的行政發展模式、以進行授權改革來實現的行政發展模式、以實現靈活政府的改革方式來實現的行政發展模式。 七、分析西方國家行政發展模式的共同特征。 第一,市場經濟發達,社會中介組織成熟,產權制度明確,政府與企業、政府與市場之間界限明晰,市場機制逐漸被引入到行政系統中來。發達的市場經濟是西方行政發展得以成立的根本基礎。 第二,信息產業的發達,不僅改變了傳統的行政價值與觀念,而且為行政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技術基礎。 第三,制度創新能力強。 八、行政發展外部動力的主要因素。1、經濟因素。2、政治因素。3、文化因素。4、技術因素。 九、行政發展內部動力的主要因素。1、行政組織的演化。2、組織分工的細化。3、政府內部改革人士的推動。 十、行政發展外部阻力的主要因素。1、市場經濟發育不完善。2、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改革的不配套。 十一、外政發展內部阻力的主要因素。1、來自行政制度慣性的阻力。2、來自公務員的阻力。3、來自行政文化的制約。 十二、行政改革的含義。行政改革是政府為了適應變化了的行政環境而實施行政發展時所采取的途徑和步驟,是政府有意識地對行政管理從結構、功能、過程到行為方式諸方面進行變革的活動。 十三、行政改革的內容:功能調整、結構重組、行為變革。 十四、行政改革的原則:1、綜合配套、整體推進。2、堅持依法行政改革。3、注重專家咨詢與改革方案的論證。 十五、當代中國行政發展的特征。1、始終堅持以發展經濟為中心。2、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3、借鑒國外行政改革經驗與吸收我國傳統行政精華并舉。4、堅持漸進式改革。5、立足于中國國情。 十六、WTO規則對我國行政發展產生直接影響的途徑。1、通過修訂法律法規和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的途徑產生影響。2、通過限制政府權力的途徑產生影響。3、通過改變權力結構的途徑產生影響。 十七、加入WTO后中國行政發展的趨勢。1、加快從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轉變的步伐。2、重塑政府與社會的關系。3、由權力行政向規則行政的行政理念轉變。4、從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轉變。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09年10月自考行政管理學復習資料第十一章 |
|
閱讀下一篇:09年10月自考公文寫作與處理復習資料第一章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