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認知心理學依據知識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一般把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 />
第八章 高等學校教學心理
本章提要 現代認知心理學依據知識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一般把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三類。 現代認知心理學家普遍認為,學習是一個信息加工的過程。人腦將外界輸入的信息,經過頭腦的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從而支配各題的行為。人腦將編碼后的信息儲存在記憶中,實際上就是學習的過程。 問題解決是個體在一定的問題情境中,按一定的目標,將原有的概念和知識加以綜合及運用,使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 創造性是指個體具有敢于創造且善于創造的心理特性,是解決問題能力的最高表現。 第一節 知識的概述 一、知識的含義。狹義的知識是指存在于語言文字符號或言語活動中的信息。廣義的知識則是指主體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既包括主體從自身及人類社火生活實踐中所獲得的各種信息(即狹義的知識),也包括主體在獲得和使用這些信息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技能和能力。 二、知識的分類。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三類。陳述性知識:即狹義的知識,也叫描述性知識。回答事物是什么、為什么、怎麼樣的問題的知識,是一種靜態的知識。程序性知識:也叫操作知識,用于解決做什么、怎么做,是一種動態的知識。策略性知識:是關于如何學習和如何思維的知識,是關于如何使用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去學習、記憶、解決問題的一般性方法和技巧。 程序性知識是完成某種任務時具體的操作步驟,而策略性知識則是學習主體用來調控學習和認知活動的,其目的是使活動更為有效。 三、陳述性知識的表征,陳述性知識的表征形式是命題網絡或圖式。 (一)命題與命題網絡 1、命題:這個概念來自邏輯學,是指表達判斷的語言形式,由系詞把主詞和賓詞聯系而成。命題被看作是陳述性知識的一種基本表征形式。一個命題相當于我們頭腦中的一個概念。 2、命題網絡:如果兩個命題中具有相同成分,可以通過這些共同成分把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命題聯系起來組成命題網絡。共同的成分往往是命題中的論題。 (二)圖式,圖式是指人們把與某個客體和事件相關的屬性組合的知識進行儲存的方式。圖式是一套概念、一套命題等的組合。 四、程序性知識的表征 1、產生式,信息加工心理學的創始人紐厄爾和西蒙首先使用了產生式這一概念,用來表征人腦中儲存的技能。他們認為,人腦和計算機一樣,都是物理符號系統,其功能都是操作符號。人類經過學習,頭腦中會儲存一系列以“如果——那么——”形式表示的規則,這些規則被稱為產生式。 2、產生式系統 簡單的產生式只能完成單一活動,有些活動或任務需要一連串的活動,因此需要若干簡單的產生式來表征。這些產生式聯合起來就形成了產生式系統。產生式系統的形成于鞏固被看做是個體掌握復雜技能的心理機制。 五、陳述性知識的分類。當代著名的教育學家奧蘇伯爾由簡到繁將知識分了三類: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 (一)符號學習(代表性學習);符號學習是指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也就是說,個體學習符號代表著什么。符號學習的主要內容是詞匯學習,也就是說學習單詞代表什么。 (二)概念學習;概念是符號所代表的具有共同本質特征的一類事物或性質。概念學習就是指掌握以符號代表的同類事物或性質的共同的本質特征。 (三)命題學習;指獲得由幾個概念構成的命題的復合意義,也就是學習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 命題分為兩類:一類是非概括性命題,一類是概括性命題。 六、程序性知識的分類 (一)專門領域的程序性知識和非專門領域的程序性知識 (二)自動化的程序性知識和受意識控制的程序性知識 (三)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 (四)模式識別程序和動作步驟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