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發經營期的起點是()。 A.取得估價對象的 D.開始銷售的日期 2.評估一宗房地產開發用地2007年1月1目的價值,預測該宗土地2009年1月1日開發完成后的房價(含地價)為2000萬元,折現率為10%,則開發完成后房價現值為( )萬元。 A.1562.89 B.1652.89 C.1502.63 D.1520.63 3.城鎮街道兩側的商業用地,即使形狀相同,面積相等、位置相鄰,但由于( )不同,價值會有所不同,而且差異可能很大。 A.區域規劃 B.臨街狀況 C.周圍環境 D.地形地勢 4.路線價法特別適用于對( )進行估價。 A.單宗土地 B.多宗土地 C.部分土地 D.待開發土地 5.按房地價值進行分攤比按建筑面積分攤要復雜,但更符合實際情況,主要適用于( )的建筑物。 A.用途相同且價格差異不大 B.建筑面積相同且價格差異不大 C.規模相同且價格差異不大 D.各部分的房地價值有差異且差異不大 「答案」1.A2.B3.B4.B5.D 1.建筑物的重新構建價格,可以采用( )來求取,或通過政府確定公布的房屋重置價格扣除其中可能包含的土地價格后的比較修正來求取,也可以按照工程造價估算的方法來求取。 A.比較法 B.成本法 C.收益法 D.假設開發法 2.2000年6月,根據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建設部大力推進原有房地產估價機構與政府部門的脫鉤改制工作,使其改制成為( )。 A.事業單位 B.公私合營企業 C.有限責任公司或合伙企業 D.私營企業或個體企業 3.運用市場比較法估價,選取的可比實例應符合( )。 A.交易日期與估價時點相近 B.使用性質相同 C.地點相近 D.價格相同 4.現行的土地權屬證書有( )。 A.《國有土地所有證》 B.《國有土地使用證》 C.《集體土地所有證》 D.《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 5.( )是以房地產內部各構成要素的組合是否均衡,來判定該宗房地產是否為最高最佳使用狀態。 A.權益原理 B.均衡原理 C.適合原理 D.收益原理 6.可比實例的權利性質應與估價對象的權利性質相同,當兩者不相同時,一般( )。 A.不能作為可比實例 B.取相同的部分作可比性 C.仍然允許適當做一定范圍內一定時間內的可比實例 D.仍然可作為可比實例 7.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公司與其職工之間的房地產交易,由于相互間比較了解,其成交價格往往與正常的市場價格相差不會太大。( ) A.對 B.錯 8.在城市房屋拆遷估價中,當拆遷補償實行房屋產權調換方式,且所調換的房屋為期房時,由于估價對象狀況為某個時點的狀況,因此估價時點應為未來。( ) A.對 B.錯 9.( )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的。 A.原始價值 B.賬面價值 C.市場價值 D.投資價值 10.一宗房地產的價格,雖然受到許多復雜多變的因素的影響,但仔細觀察其形成和運動的過程,仍然有它自身的基本性規律,并不以個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因此,估價人員對房地產的估價應該做到( )。 A.公正 B.公開 C.客觀 D.合理 答案 1.AB 2.C 3.ABC 4.BCD 5.B 6.A 7.B 8.B 9.B 10.ACD |
輔導科目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模考試題班 |
講師 |
在線購買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房地產基本制度與政策》 | 66 |
試聽 | 10 |
試聽 | 2套 | 試聽 | 黑敬祥 |
|
·《房地產開發經營與管理》 | 40 |
試聽 | 10 |
試聽 | 2套 | 試聽 | 史貴鎮 |
|
·《房地產估價理論與方法》 | 40 |
試聽 | 10 |
試聽 | 2套 | 試聽 | 史貴鎮 |
|
·《房地產估價案例與分析》 | 40 |
試聽 | 10 |
試聽 | 2套 | 試聽 | 史貴鎮 |
|
房地產估價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1年房估師考試理論與方法試題14 |
|
閱讀下一篇:2011年房估師考試理論與方法試題1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