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申論熱點: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2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上,還需要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1、從社會公正的高度看待和諧勞動關系問題。勞動者基本勞動權利的保護問題是社會公正最基本的內容之一,是社會公正題中應有之義。顯然,要維護和實現社會公正,就必須重視勞動者基本權利的保護問題,重視勞動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重視和諧勞動關系的發展。
2、進一步激活工會的潛能。在現代社會和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工會的主要職能應當是,工人(雇員)通過工會組織,通過集體談判方式維護并改善自己的勞動權益和勞動條件。我國的工會組織有著比較重要的社會政治地位,所以,工會組織進一步發展,同市場經濟相適應,那么其潛力就可以被極大地激活,從而能夠有效地扮演著維護工人(雇員)基本權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3、注重雇主組織的規范化建設。我國雇主組織建設的關鍵在于必須有效地解決好三個問題。一是獨立性。雇主組織應當符合雇主的合理利益、有著特定的職業化訴求和行為。雇主組織既不能一切皆按政府的指令行事,也不能被某個資本擁有量較大的企業主所操控。二是自律性。雇主群體的主要職能是創造社會財富,此外還應擔當必要的社會責任。要做到這一點,雇主群體必須有著一種內在的約束體系,即自律性。這種自律性應當通過雇主組織制定的行規為全體至少是大多數雇主所認同和接受。三是公正性。從社會公正的角度看,社會各個群體都應當依照自己對社會的不同貢獻,獲得各自在社會經濟生活當中恰當合理的位置。
4、形成有效的集體協商制度。在勞動政策當中,集體協商制度是一項基礎性的內容。集體協商制度對于形成公正合理的和諧勞動關系至關重要。勞動者可以通過這一制度,借助工會的力量,同雇主一方進行平等的談判協商,從而形成一種能夠為自己接受的、公正合理的勞動保護政策。
集體協商制度對我國現階段的工人來說顯得尤其重要。我國的工人尤其是農民工在就業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勞動力過剩壓力,勞動力價格有時容易被人為壓低,勞動者在勞動待遇的爭取方面處在一種不利的地位,加之工人的文化水準普遍偏低,缺乏基本的維權常識,往往不懂得使用必要的法律工具來維護自己合理的勞動權益。如果沒有有效的集體協商制度,我國的勞動關系必定是不公正、不協調的。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