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社會熱點:鐵路,想看到你優雅的“轉身”
來源:中公教育發布時間:2011-12-0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0月18日,鐵道部曾承諾將努力創新服務方式手段,組織對《鐵路旅客運輸服務質量標準》(以下簡稱《標準》)進行修訂完善,盡快向社會公布。鐵道部最新修訂的《標準》顯示,旅客日常購票排隊等候不超過20人,進站安檢日常等候不超過5分鐘;列車晚點須及時通告,超過30分鐘要說明晚點原因并致歉。(12月1日《新京報》)
年終將至,鐵路運輸又將進入高峰期。“年年歲歲相似,歲歲年年不同”。今年,人們對鐵路的詬病尤其多;今年,鐵路的改觀也非常大。一方面是民眾對鐵路運輸安全的信任危機,一方面是鐵路高姿態的自我“刮骨療傷”;一方急于求證,一方急于證明,雙方的焦慮顯而易見。
如何平衡雙方的焦慮,讓民眾有一個安全、愉悅的旅程,讓鐵路在一個相對自我穩定的狀態里迎來春運,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安全不是一道證明題,可以通過既有的公式或者縝密的推理來獲得是或者非的答案。尤其是鐵路運輸安全,涉及車、機、工、電、輛的綜合安全保障,任何一個環節細小的故障都有可能引發一系列的安全隱患。因此,筆者認為,當前的主要任務不是向某個部門發難或繼續糾纏于形式上的爭議,我們最應該關心的是:鐵路在春運安全上是否下足了功夫?盯住這樣的問題遠比討論所謂的體制改革或者“你信不信”之類的話題更讓民眾放心,更讓人覺得實在。
平心而論,在地面交通運輸工具中,鐵路的安全系數一直居首,通過每百萬公里平均傷亡率來計算,鐵路運輸行業的傷亡系數依舊是最小的。當然,安全系數大并非是絕對的安全,攸關性命,保持適度的警醒遠勝于無知的狂歡。畢竟,無論對于旅客還是鐵路,安全出行、平安歸來都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在安全的前提下,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無疑是錦上添花的美事。減少購票排隊、進站安檢的等候時間,晚點須及時通告、超過30分鐘要道歉,候車室要有免費的飲用水、廁所無異味,等等,這些都與乘客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做好了這些,乘客才能真正實現有尊嚴的出行。
此番鐵道部作出創新改進服務的承諾,順應了廣大旅客的期待,對于鐵路部門回歸服務本色、重塑社會形象,無疑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老大”的架子端久了也是會累的。如若鐵路果能借此機會實現優雅的“轉身”,放低姿態,面向人民群眾,服務人民群眾,則善莫大焉。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