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卷及答案解析(5)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2-26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912年,美藉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提出,經濟發展的實質是在市場中不斷引入以技術為基礎的創新。然而他的理論很快便被遺忘了。熊彼特的思想只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才為學者、企業家和政府官員所廣泛認同。究其原因,是科技對經濟和企業發展的作用近半個世紀以來越來越明顯。技術創新在西方國家已被視為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甚至成了新的工業宗教。
今天,學者們大都贊同這樣的定義:技術創新是一個從新思想的產生到產品設計、試制、生產、營銷和市場化的過程,也是知識的創造、流通和應用的過程。人們對這個過程的理解經歷了幾個階段。五六十年代,人們把技術創新理解為一個由科技推動的線性過程,創新始于科學研究,經新產品開發、生產,終于營銷,即人們常說的線性模型。后來人們認識到,科技在創新中的作用是多方位、多層次的,在產品開發、設計、試制、營銷等創新過程的各個階段,都需要與科技進行對話。這一過程更適宜用鏈環回路模型來表述。在這一模型中,科技不再是創新的初始點,而是創新主鏈各節點上都需要的東西。最新一代的創新模式是系統集成和網絡模型。這一模型要求企業在各種活動上都有所創新,企業要與客戶、供應商、信息源、研究機構建立更密切的戰略聯盟。
技術創新作為一個新的經濟發展戰略,強調了以下三個重要方面:首先,技術創新強調了市場。技術創新是一個始于市場、終于市場的活動。其次,技術創新強調開發有獨創性的新產品、新技術,強調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科研成果的產生只能被視為創新的初始階段。第三,技術創新強調了系統性。技術創新不只是企業的事,還需要大學、科研機構、金融部門、政府機構等方面的密切協調。
長期以來,國內企業以生產為經營管理的核心,總是追求產品數量的增加和企業規模的擴展,而產品卻可以幾十年一貫制。這種在低技術層次上的生產能力的上升并不是一件好事。一旦這種生產的擴大超過了市場的需要,產品過剩、積壓便難以避免,經濟發展便會陷入困境。我國現有的鋼鐵、紡織等行業的產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同時,我們又進口大量的鋼材、面料。許多企業瀕臨破產并不是生產能力不行,而是沒有創新。
8. 對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的理論很快便被遺忘的原因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熊彼特的思想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不被學者、企業家和政府官員認同
B.科技對經濟和企業發展的作用還不明顯,人們還沒有認識到科技對發展的作用
C.西方國家還未找到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未建立起新的工業宗教
D.當時人們把技術創新僅僅理解為一個由科技推動的線性過程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