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數量關系分類講解:差倍應用題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2-05-3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30÷(4-1)=10(米),
長的電線長
10+30=40(米)或10×4=40(米)。
答:短的電線長10米,長的電線長40米。
解差倍應用題的關鍵是確定“1倍”數是誰,“差”是什么。上兩例中,“1倍”數及“差”都極明顯地直接給出。下面講兩個稍有變化,不直接給出“差”和“1倍”數的例子。
例3 甲、乙二工程隊,甲隊有56人,乙隊有34人。兩隊調走同樣多人后,甲隊人數是乙隊人數的3倍。問:調動后兩隊各還有多少人?
分析:畫線段圖如下:
由上圖可知,“1倍”數是乙隊調動后剩下的人數。因甲、乙隊調走的人數相同(不影響他們二隊人數之差),所以,甲、乙兩隊人數之差仍是56-34=22(人)。
解:由差倍公式得調動后乙隊有
(56-34)÷(3-1)=11(人)。
調動后甲隊有
11×3=33(人)或11+(56-34)=33(人)。
答:調動后甲隊有33人,乙隊有11人。
例4 甲、乙兩桶油重量相等。甲桶取走26千克油,乙桶加入14千克油,這時,乙桶油的重量是甲桶油的重量的3倍。兩桶油原來各有多少千克?
分析與解:畫線段圖如下:
從上圖知,當甲桶取走26千克、乙桶加入14千克后,乙桶里的油就是甲桶里的油的3倍,所以,“1倍”數是甲桶里剩下的油。“差”是什么呢?從圖中可知,“1倍”與“3倍”之間的差26+14=40(千克)就是我們要找的“差”。所以,由差倍公式知,
“1倍”數=(26+14)÷(3-1)=20(千克)。
故甲、乙桶原來各有油
20+26=46(千克),
或 20×3-14=46(千克)。
答:原來各有46千克。
例5 小云比小雨少20本書,后來小云丟了5本書,小雨新買了11本書,這時小雨的書比小云的書多2倍。問:原來兩人各有多少本書?
分析與解:“小雨的書比小云的書多2倍”,即小雨的書是小云的書的3倍。這個“倍數”是變化后的,所以“1倍”數應是小云變化后的書(見下圖)。“差”是
20+5+11=36(本)。
根據和差公式得:
小云現有書
(20+5+11)÷(3-1)=18(本)。
小云原來有書18+5=23(本),
小雨原來有書23+20=43(本)。
答:原來小云有23本書,小雨有43本書。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