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診治小腦梗死36例臨床研究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11-03

  【摘要】  目的 觀察水龍煎治療小腦梗死的療效,并與單純西藥治療效果比較。方法 選擇經顱CT或顱MRI檢查確診的小腦梗死患者67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2組,治療組36例,對照組31例。對照組用低分子右旋糖苷500 mL靜脈點滴,每日1次。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服水龍煎。根據神經功能缺失積分值并結合患者總生活能力對療效進行評定。結果 67例患者均進入結果分析。治療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3.3%和58.1%,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癥狀、體征改變所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0.01)。結論 水龍煎對于小腦梗死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優于單純西藥治療。

  【關鍵詞】  小腦梗死;共濟失調;中西醫結合療法;水龍煎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Shuilongjian in treating cerebellar infarction, and compare with the pure western medicine. Methods 67 inpatients with cerebellar infarction enrolle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digits table, 36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31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500 mL dextran by venoclysis, once a day.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Shuilongjian as an additional dru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nerve function and the total capability in dealing with daily activities. Result All the 67 cases of cerebellar infarction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ith 83.3% and 58.1% (P<0.05)。 The time of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ymptoms and signs of treatment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0.01)。 Conclusion Shuilongjian is effective on cerebellar infarction. It is better than the pure western medicine.

  Key words:cerebellar infarction; ataxia;combined treatment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TCM;Shuilongjian

  小腦梗死因發病急、臨床表現復雜、缺乏特異性的癥狀和體征,易被繼發的腦干損害癥狀所掩蓋,極易發生誤診。臨床表現主要為眩暈、小腦性共濟失調。筆者采用水龍煎治療小腦梗死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療效。現對本院2000年1月-2006年8月收治小腦梗死67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2000年1月-2006年8月在本院腦血管病區住院的小腦梗死患者67例,均經顱CT或顱MRI檢查確診 [1],且對治療方案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急性出血性腦血管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治療組36例,對照組31例。

  1.2  一般資料

  入選的67例小腦梗死患者中,男39例,女28例,年齡46~72歲,平均60歲。既往有高血壓病41例(61.2%),腦血栓形成14例(20.8%),糖尿病35例(52.2%),心臟病23例(34.3%),其中3例有心律失常。一側小腦半球梗死53例,兩側小腦半球梗死1例,小腦蚓部梗死9例,小腦半球和蚓部梗死2例,合并大腦枕葉梗死2例。

  1.3  臨床表現

  主要為眩暈、小腦性共濟失調。靜息狀態下起病49例,活動時起病18例。67例均以眩暈為首發癥狀,伴惡心、嘔吐起病;其中34例并見行走不穩;12例并見一側肢體無力;11例并見有不同程度的枕部疼痛;9例并見耳鳴伴聽力減退;1例并見周圍性面癱,全組無意識障礙。神經系統查體:14例有水平性眼震顫,3例說話吶吃,呈暴發性語言,7例上肢指鼻、輪替、快復動作笨拙不穩,4例跟膝脛試驗不穩;5例一側肢體肌力Ⅲ~Ⅴ級,3例一側肢體痛溫覺減退。其中疑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7例,椎基底動脈血栓形成9例,梅尼埃病2例,后顱窩占位1例。入院后2例發病3 d后病情加重,意識呈嗜睡、昏睡狀。

  1.4  影像學檢查

  27例由CT(<48 h)證實為小腦梗死,余經顱腦MRI確診。其中一側小腦半球梗死53例,兩側小腦半球梗死1例,小腦蚓部梗死9例,小腦半球和蚓部均有梗死灶2例,合并大腦枕葉梗死2例。其中21例入院時CT未發現梗死灶,但第三腦室、側腦室擴大,第四腦室受壓變形,提示腦干受壓引起阻塞性腦積水。

  1.5  治療方法

  對照組用低分子右旋糖苷500 mL靜脈點滴,每日1次。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服水龍煎。組方:水蛭粉1.5 g, 地龍10 g,黃芪20 g,麥冬10 g,甘草5 g,水煎取汁200 mL,加入生姜汁6滴,送服水蛭粉1.5 g,每日2次。

  2組均15 d為1個療程,均酌情予以降纖或抗血小板聚集藥物,適當控制血壓,腦水腫者使用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等脫水降顱壓,使用改善腦循環、腦保護藥物,并予以支持療法及對癥處理等。

  1.6  觀察項目

  ①2組患者臨床療效。②2組治療后主要癥狀、體征、MRI梗死灶完全吸收所需時間。③2組治療前后檢測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血沉等血液流變學指標。

  1.7  統計學方法

  由本院統計室人員用SPSS8.0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組間均數比較結果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療效標準

  根據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療效判定標準[2],按神經功能缺失積分值的減少并結合患者總生活能力憂患進行評定。基本痊愈:功能缺失評分減少91%~100%,致殘程度0級;顯著進步:功能缺失評分減少46%~90%,致殘程度1~3級;進步:功能缺失評分減少18%~45%;無效:功能缺失評分減少或增加在18%以內;惡化:功能缺失評分增加18%以上,死亡。

  2.2  2組治療結果比較

  治療組2例重癥患者1周后神志轉清。人均住院20~31 d, 19例出院時癥狀消失,MRI梗死灶完全吸收;12例有肢體共濟失調,5例肢體共濟失調伴說話吶吃。隨訪4個月,2例遺有肢體共濟失調,2例常有頭暈感。2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略)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2組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變化比較

  (見表2)表2  2組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比較(略)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

  2.4  2組治療后主要癥狀、體征改變情況

  (見表3)表3  2組治療后主要癥狀、體征情況比較(略)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3  討論

  由于小腦梗死表現缺乏特異性,過去極易誤診或漏診,影像學的發展使其確診率明顯提高。小腦梗死的主要病因為高血壓動脈硬化引起的原位血栓形成及動脈栓塞[3].此外,各種心臟疾病導致的血流動力學改變、外傷、頸椎病、血管畸形等也是小腦梗死較常見的病因[4].本組中62.5%患者有高血壓病史,20.8%有腦血栓形成史,33.3%有心臟疾病,驗證了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心臟疾患與小腦梗死密切有關。小腦的血流供應源于椎-基底動脈。小腦梗死常見的癥狀是反復發作的頭昏眩暈、惡心嘔吐和步態不穩。本組7例初診時無定位體征,診斷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2例眩暈伴耳鳴者診斷為梅尼埃病。同時,出現顱神經或錐體束損害的表現,如周圍性面癱、偏癱、偏身感覺障礙或共濟失調等,常被誤診為腦干病變,故本組有3例初診為椎-基底動脈血栓形成,另有6例因梗死灶大,出現不同程度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等表現,疑為出血性卒中,1例疑診后顱窩占位,后經CT或MRI檢查后確診。CT檢查由于受后顱窩偽跡影響,且發病24 h內常常不能顯示梗死灶,其診斷小腦梗死的價值受限。但如CT顯示第三腦室、側腦室擴大,尤其是第四腦室受壓變形,則對小腦梗死仍有較大診斷意義。全組21例早期CT發現上述征象,經MRI證實為小腦梗死。當小腦梗死形成占位效應時,易壓迫腦干導致顱高壓甚至腦疝,故一旦確診應立即治療。首先應嚴格控制顱內壓,治療組2例意識障礙者經脫水治療意識轉清。其次,適當應用抗凝劑、抑制血小板聚集劑,注意水電解質平衡,糾正高血糖,防治并發癥。對大片梗死伴梗阻性腦積水、意識障礙進行性加重者,內科保守治療無效時,要酌情手術治療[5].

  中藥水龍煎主要由水蛭、地龍、黃芪、麥冬、甘草、生姜汁等組成。水蛭性平咸苦,為破血逐瘀良藥;地龍性寒味咸,功擅活血祛痰通絡。二藥配伍共奏活血化瘀、通經活絡之效,起到“祛風先活血,血行風自滅”的作用。現代藥理證明,水蛭中含有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等。水蛭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烈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劑,能滲透至血栓內對與血栓結合的凝血酶起作用,阻止凝血酶對纖維蛋白原的作用,抑制血液凝固,且對于抗凝血酶Ⅲ缺乏的患者仍能發揮抗凝作用。而肝素對凝血酶的抑制需要借助抗凝血Ⅲ。此外,水蛭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粘稠度;地龍主要含蚓激酶,既能直接溶解纖維蛋白,又能激活纖溶酶原,抑制血小板聚集。兩藥合用可明顯改善腦梗死患者血液的高粘度,同時還可擴張血管,增加側支循環來改善缺血區的供血及供氧,從而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改善。臨床上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早期實施溶栓治療仍是首先和最有效的治療方案,水龍煎既有溶栓作用,也有抗凝作用,對血液流變學指標和纖維蛋白原定量有明顯的改善作用,治療前后各項指標均有明顯降低。

  中風后神經功能缺損中醫學多以瘀證論治,認為氣虛無力運血為其主要原因,常以補氣活血通絡為主。我們臨床觀察發現,中風后瘀血阻絡,陰虛也可致瘀。周學海在《讀醫隨筆》中謂:“夫血猶舟也,津液水也,醫者于此,當知增水行舟之意。”中風患者多為氣虛血虧之老年患者,氣虛推動無力則血行不暢,陰津不足也致血不暢利。因此大部分中風病神經功能缺損患者存在氣血兩虛。鑒于此,水龍煎組方中配伍黃芪、麥冬氣血雙補治本,以助活血通絡,伍以黃芪補氣以活血;麥冬滋陰,既可補陰津不足,又可“增水行舟”以助化瘀通絡,另加生姜汁和胃止嘔,甘草調和諸藥。全方氣血雙補,化瘀通絡,收效甚佳。

  【參考文獻】

  [1] 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疾病的診斷標準[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2] 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3.

  [3] 龔光云,張淑琴,劉 群,等。小腦梗死臨床與CT、MRI的對照研究[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1997,14(4):219-220.

  [4] Fenando B,Luis E,Carlos C.Causes and mechanisms of cerebellar infarction in Young Patiens[J].Stroke,1997,28:2400-2404.

  [5] 曾嘯雄,陳家玉,全 煒。小腦梗死的外科治療[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03,12(3):207.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观看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精 |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日韩 | 亚洲日本va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大全 | 日本一本2019道国产香蕉 |